春晚上的《丝路山水地图》是真的吗?《丝路山水地图》为什么这么珍贵?

admin 284 0

  《西域土地人物图》“详细描绘了从嘉峪关至鲁迷城(今土耳其伊斯坦布尔)的西域山川、物产、城镇和民族,堪称‘16世纪欧亚大陆上的丝绸之路地图’”。明嘉靖二十一年(1542)刊行的《陕西通志》辑录了《西域土地人物图》及其文字说明《西域土地人物略》。据西域史研究专家李之勤等考证,早在马理等人编纂《陕西通志》之前,这两个文献已经存在。也就是说,《西域土地人物图》和《西域土地人物略》的绘制和撰写早于1542年,至于后者的撰写时间,上限更可推到宣德十年(1435)或成化十年(1474)。

春晚上的《丝路山水地图》是真的吗?《丝路山水地图》为什么这么珍贵?

  《西域土地人物图》(卷首嘉峪关段,卷中撒马儿罕城段,卷尾鲁迷城段),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西域土地人物图》的现存版本,除了《陕西通志》嘉靖二十一年辑录的刻本外,还有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收录在《甘肃镇战守图略》图册中的明彩绘本,而且也附录了《西域土地人物略》。据《蒙书》介绍,台湾学者芦雪燕考证,这个《战守图略》图册编制于1544—1566年间(第59页)。综合诸家之论,可以说,《西域土地人物图》的嘉靖刻本与明彩绘本,虽然均略有脱、讹,但在整体上是高度一致的,当源于共同的母本地图(具体两图的先后顺序,诸家所说不一)。两图附录的文本《西域土地人物略》,关系也如是。

  《蒙书》在未对《蒙图》绘制年代做切实考证的前提下,就断然宣称《蒙图》是《西域土地人物图》嘉靖刻本和明彩绘本共同的“母本”:

  我们认为《西域土地人物图》源于《蒙古山水地图》,证据有二:第一、《蒙古山水地图》中的某些城镇只画图像而无名称,《西域土地人物图》补充了这些名称,所画城镇亦多于《蒙古山水地图》,而多出部分显然是刊入刻本时增补的。第二、《蒙古山水地图》无人物和动物,而《西域土地人物图》却补刻了人物和动物。(第53页)

  《蒙书》用以论证《蒙图》为《西域土地人物图》母本的两个“证据”,归结起来就是一个“证据”:《西域土地人物图》对《蒙图》作了图绘题材和内容的“补充”。然而,这个以“补充”为论据的逻辑是不能成立的。理由有二:其一,在甲与乙之间,“补充”关系要成立,首先要证明或确认甲与乙具有事实相关性,即甲与乙之间存在作为补充主体与对象的事实前提;其二,在历史传承中,内容的多寡并不是确定母本与摹本身份关系的条件。从母本到摹本,既可能存在摹本补充、完善母本的情况,也可能出现摹本简化、缺损和错讹摹抄母本的情况。

  在以“补充”作证据论证“《蒙图》是《西域土地人物图》母本”的时候,《蒙书》完全无视《蒙图》与《西域土地人物图》的三个基本差别:


标签: 文史百科 历史文化 文史知识 古代历史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