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历史常识_鸿门宴上项羽为什么不杀刘邦?项羽不杀刘邦是妇人之仁还是深谋远虑?

admin 489 0

  鸿门宴是公元前206年,两支抗秦军队的领袖项羽和刘邦在秦朝都城咸阳郊外的鸿门举行的一次宴会。刘邦通过巧妙的周旋与众人的帮助,逃回了军营,为日后争夺天下奠定了基础。鸿门宴上,项羽为何不杀刘邦?

<a href=古代历史常识_鸿门宴上项羽为什么不杀刘邦?项羽不杀刘邦是妇人之仁还是深谋远虑?" title="古代历史常识_鸿门宴上项羽为什么不杀刘邦?项羽不杀刘邦是妇人之仁还是深谋远虑?" src="/zb_users/upload/2021/1/EVV7nu.jpg"/>

  当项羽志得意满,率领着大军浩浩荡荡的开到函谷关的时候,遇到了阻挡,没有想到尽然守有重兵,原来是友军沛公刘邦的军队在他与秦国最精锐的章邯军作战的时候,趁秦国大军调离,咸阳空虚,函谷无可守之兵的时候突袭成功了,先他一步入关。本来反秦同盟盟主楚怀王与各诸侯有约,哪股反秦力量首先打进关中就当关中王。

  项羽极度自负,认为自己一定是先进关中的,但当他率领诸侯打到函谷关,发现沛公刘邦已经拿下秦国首都咸阳,成为灭秦的第一功臣,这分明就是捡现成的便宜,抢夺胜利的果实,这让年轻气盛的项羽无法容忍的,他听到这个消息,大发雷霆,携巨鹿胜利之威更加的底气十足,决定攻击沛公刘邦。

  此时项羽驻军戏水西岸,沛公刘邦驻军霸上,双方还没有会见的时候,刘邦内部出现叛徒——沛公刘邦的左司马曹无伤派人向项羽打小报告说:“沛公要在关中称王,任命秦的亡国之君子婴为丞相,所得到秦的很多珍宝据为己有了。”项羽更是怒不可谒,刘邦不仅老实不客气的抢夺他血战得来不易的胜利果实,而且还要任命秦的亡国之君当丞相。

  他的祖父叔父都死于秦人之手,项氏与秦有着切齿的仇恨,他恨不能即刻杀秦王以报仇泄愤,盛怒之下的项羽下令动员犒赏三军要在明天早上向沛公刘邦的驻军发起攻击。这时候刘项的力量悬殊,项羽有可战军队四十万,四十万士气高扬的得胜之师,刘邦的区区十万之众岂是对手,项军驻扎在新丰鸿门待命,只要项羽的下令,毫无悬念,刘邦必败无疑。

  项羽的头号智囊范增也乘机劝项羽说:“刘邦一向是个贪财好色之徒,但是进入关中以后却一反常态,既没有霸占一个良家妇女,也没有索取财物,看来他的志向不限于是金钱和美女,野心可谓不小啊!另外我派人观察他的云气,呈龙虎气象,五彩斑斓,这是非常吉祥的,是要成为天子的征兆,所以趁早除掉这个心头大患,以免以后来跟我们争天下,现在正是灭掉刘邦的天赐良机。”这更加坚定了项羽消灭刘邦的决心。

古代历史常识_鸿门宴上项羽为什么不杀刘邦?项羽不杀刘邦是妇人之仁还是深谋远虑?

标签: 文史百科 历史文化 文史知识 古代历史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