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晚上的《丝路山水地图》是真的吗?《丝路山水地图》为什么这么珍贵?趣历史历史观测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
说到丝路山水地图其实还是挺有意思的,为何这么说其实原因很简单,因为它上过春晚呀,而且看过这副图的人无不被它的细节所征服,是真的挺厉害的,但是越是厉害越是出名这个话题就越多,话说有人说上了春晚的丝路山水地图是假的,那么有的人问了,这为何是假的,这到底什么情况,还有这个丝路山水地图这么珍贵又是什么原因呢?下面继续分析揭秘看看吧!
因为这个《丝路山水地图》的争议实在是真的大,有很多疑点,所以经常性被人说是假的,至于珍贵的原因也比较的简单,这样的画作实在是太少太少了,而且这么大,这么高清的就更少了,所以价值也高,有接近1.33亿,当然珍贵了,下面我们还是继续看看这个《丝路山水地图》存在争议的地方吧。
长卷地图《丝路山水地图》,原名《蒙古山水地图》(图1)。2017年11月30日,香港企业家许荣茂将此图捐赠给故宫博物院。入藏故宫后,此图更名为《丝路山水地图》,并在2018年2月15日央视春晚上被作为“归国国宝”展示给公众。
据官方媒体报道,《蒙古山水地图》原为日本藤井有邻馆(The Museum of Fujii Yurinkan)收藏,2002年被中国收藏家易苏昊、樊则春购买并运回国内。此后,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林梅村受易苏昊委托,历时八年研究该图,并撰写了同名专著《蒙古山水地图》。
经检索、查阅发现,迄今为止,林梅村著《蒙古山水地图》一书,是唯一为长卷地图《蒙古山水地图》提供学术支持的专著。关于此图的历史来源、史学价值、艺术价值的判定,全部来自此书。因此,林著《蒙古山水地图》是同名地图获得“归国国宝”定位的首要学术支持。
笔者阅读林著《蒙古山水地图》(以下简称“《蒙书》”),将书与图对照考察,对长卷地图《蒙古山水地图》(现名《丝路山水地图》,以下简称“《蒙图》”)的“国宝资质”有四个基本质疑。
质疑一:地图出处
一件文物(遑论国宝)的价值,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但首要的(甚至可以说最重要的)因素,是它的出处。“文物出处”,广义讲,一是生产年代,一是制作来源。出处对文物的等级和价值具有基本决定作用。同样是青花瓷产品,即使工艺相同、质地相同、品相相同,是否生产于明代,是否官窑出品,等级和价值是大不一样的,可能价值连城,也可能不值几文。
现存《蒙图》,落款、题跋和鉴章三无,仅在地图的背面有民国初年尚友堂题签《蒙古山水地图》,其名因此而得。作为一件“三无画作”,在文物鉴定和收藏程序中,最重要的显然是要尽可能准确地鉴定其绘制年代。《蒙书》将《蒙图》的绘制年代定在“嘉靖三年至十八年之间(1524—1539)”,并陈述其依据说:
图中出现嘉峪关,年代必在嘉靖三年明军退守嘉峪关以后。图中不见嘉峪关以西“永兴后墩”等明长城烽燧,年代则早于嘉靖十八年。(第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