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历史常识_鸿门宴上项羽为什么不杀刘邦?项羽不杀刘邦是妇人之仁还是深谋远虑?

admin 493 0

  范增却可惜错过了这次难得的机会,气得将玉斗扔到地上,拔出佩剑砍得粉碎,让刘邦跑了可是放虎归山,他气愤而无奈的说:“唉,无知小子,以后跟项王抢天下的一定是刘邦,我们都要做他的阶下囚啦!”刘邦回到军中,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诛杀了项羽向他提到的叛徒曹无伤。

古代历史常识_鸿门宴上项羽为什么不杀刘邦?项羽不杀刘邦是妇人之仁还是深谋远虑?

  鸿门宴上项羽为什么不杀刘邦?

  一、鸿门宴时,项羽的真实实力,好一出借力打力的空手套白狼!

  巨鹿之战时,项羽率领五万楚军,大战大秦帝国合计四十万人的长城军团和关中军团,先击退章邯所部,夺占粮道,再歼灭的王离军团近二十万人。他的惊人战斗力把当时作壁上观的各国诸侯联军都吓怕了,才暂时推举他当个头领,即所谓统领四十万联军的“诸侯上将军”。之后他又历时半年,先迫降后坑杀了二十万人的章邯军团,摧毁了秦帝国的主要军事力量,也实际宣告了秦朝的丧钟。

  经过巨鹿之战的消耗,至入关前,诸侯联军明确的增兵记载仅为新安时的“三十余万”和鸿门宴前的“四十万”,可见总共只增兵数万,其中属于项羽的份额即使最多,其入关中时总兵力也不会超过七万。而与此同时,刘邦以两万偏师攻破武关,秦王子婴投降。刘邦招降八万秦军留守部队,扩军至十万,欲占据关中称王,封锁函谷关,招致诸侯联军众怒。

  项羽因势利导,以四十万联军兵威,以势压之,通过鸿门宴,兵不血刃迫使刘邦拱手归降,并裁军至三万,实力大损,更取得了分封天下的权力。从这个意义上说,只有七万军基本盘,却能借势空手套白狼,裹挟了四十万诸侯联军,连续歼灭四十万秦军;再靠这些各怀鬼胎的诸侯联军,威压了刘邦,迫其让出关中,成为天下名义霸主的项羽,自是此时最大赢家,所谓「灭秦之功,又大半成于羽手,故羽得以擅其赏罚废置之柄焉」。 整个过程,空手套白狼,精彩之致。

  二、鸿门宴未登场的隐藏主角:楚王熊心。

  若史籍中此时楚王为战国楚怀王之孙的记载属实,那么根据楚怀王死于前296年,距离鸿门宴已经过去整整九十年,熊心的年龄最低估计也有五十岁,正是个和刘邦一样饱经世故的政治强人,绝非无知牧童。后世对楚后怀王评价也甚高,认为其是“有帝王之英略”,“独运大柄,挥置诸将若素君臣然”,是知人善任,勇智兼备的一代英主。

  项梁死后,楚后怀王为了排挤项羽,夺其兵权,不许其西进发展;北上救巨鹿时,又派亲信宋义和范增做主将、末将来压制他;项羽在安阳绝地反击,征得范增反水支持,杀掉宋义。后怀王担心他回师彭城攻打自己,无奈下只得封其为上将军,让他去和巨鹿秦军死拼。没想到巨鹿之战项羽大胜,成了“诸侯上将军”。后怀王完全失去了对项羽的控制,除掉他的决心也更加迫切,才会发出“如约”的诏令,不惜触怒项羽,也要竭力支持刘邦。

标签: 文史百科 历史文化 文史知识 古代历史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