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州之战是如何爆发的?战争对双方分别有什么影响?

admin 323 0

很多人都不了解幽州保卫战,接下来跟着历史观测小编一起欣赏。

在之前的一篇文章中,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了契丹雄主耶律阿保机(872年~926年)重登皇帝宝座后,对中原割据势力——前晋所发动的第一场大规模南征行动,以及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幽州之围”。小编就来继续为大家详细介绍幽州之围,以及随之发生的幽州保卫战。

公元917年8月以前,兵围幽州城的契丹人在前晋边境地带过的日子非常潇洒,因为当地的反抗势力要么已被剿灭,要么就被堵在了城市中,前晋边境的田地和乡野已然变成了契丹牧民们的牧马地。

不过契丹人也并未得意太久,在这场旨在转移内部矛盾和掠夺战利品的对外战争中,不可一世的契丹军队即将遭受一场重大军事失败,这场战斗就是发生在公元917年8月份的幽州之战,又称“幽州保卫战”。

在这场战争中,契丹军队的近十万铁骑被人数远少于自己的前晋步兵打的大败亏输!此战堪称是古代军事史上“以步制骑”的战例典范!

幽州之战是如何爆发的?战争对双方分别有什么影响?

面对来势汹汹的契丹军队,前晋将领纷纷主战

当耶律阿保机带领大军翻越国境线攻入前晋边境地带后不久,在黄河一带指挥军队作战的李存勖(前晋国主)就已经收到了边境传来的紧急求救信,而对于后院着火这件事,他虽然非常想立即回师救援,但是前晋的大部分军队此时都正在与后梁军队隔河对峙,不时还爆发大战,实在无法抽调太多兵力到北方边境解围。另外,他也被契丹传言有三十万士兵的军队一时惊住,因此头疼不已,对是否分兵救援犹豫不决。

在这种情况下,一时拿不定主意的李存勖开展军中会议,问策于诸将,结果熟悉契丹人情况的李存审、阎宝和李嗣源等前晋高层都主张立刻救援:

“德威尽忠于家国,孤城被攻,危亡在即,不宜更待敌衰,愿假臣突骑五千为前锋以援之。”

前晋高层认为幽州的战略位置太过于重要,丢掉幽州就意味着放弃一小半的国土,以后还要陷于被动当中。而幽州城内现在还只有少量守军,根本无法坚持太久,一旦契丹军攻下幽州,那么前晋再想拿回去就难了。并且,熟悉契丹情况的将军还指出契丹军队绝对不可能有三十万之众,其南侵军队的人数与前晋军队人数绝不可能相差太多,只要谨慎作战,哪怕不能击败契丹军队,也能将其逼出边境。

最终,在深思熟虑过后,李存勖采纳了将领们的这一主张,咬紧牙关开始调兵救援幽州。

为了救援幽州,李存勖派大将李存审为主,李嗣源等人为辅率军七万北上解幽州之围,他本人则坐镇黄河一线,继续指挥余下军队与后梁周旋。

李存勖的这一决定冒着很大的风险,因为虽然史书上记载前晋军队此次一共派去了七万人北上,但实际上北上作战的前晋军队绝不会超过三万,其中骑兵也不会多余三千!因为前晋举国上下也不过十二万左右的士兵,在两线作战,以及还要分散兵力驻守其它军镇的情况下,三万人已经是前晋君臣此时能拿出的最大兵力了。

而为了不给后梁可乘之机,留守黄河的李存勖又募集民兵,然后频繁调动部队,广施疑兵之计,对后梁军队进行战略欺骗,小心翼翼地维持着双方平衡。

标签: 中国战争 战争历史 古代战争 近代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