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10万元在乾隆朝兑换成货币大约能兑换多少?这首先得从历史上的硬通货银子和大米开始谈起。在大清国,各级官员的俸禄发放就是

尤其难得的是,该书中还记载了这支军队的武器装备情况。
其中甲有七千五百领,全军60%的人有甲,基本上除辎重兵外全部配甲;战袍有五千领,约40%的人有战袍;牛皮牌两千五百面,配备率20%;枪一万两千五百条,配备率百分之百;弓一万两千五百张,配备率百分之百;佩刀一万口,配备率80%;陌刀两千五百口,配备率20%;弩两千五百张,配备率20%;棓两千五百张,配备率20%。
可见,唐军中无论马步军,无论战兵还是辎重兵,均配枪一条、弓一张、佩刀或陌刀一口,此外还有人加强有弩和棓。
其中弩箭的携带量为二十五万支;弓箭的携带量为三十七万五千支;另外还携带射甲箭五万支、生鈊箭两万五千支。
那么,这样编成的军队在实战中究竟表现如何呢?
三:实战案例
唐朝时期,征战极多,军队的编成很多时候并不总会达到上面提到的两万人一军或一万两千五百人一军的理想状态。
但是与之相接近的出征军是存在的,我们不妨以其为例展开论述。
前文中提到李靖以一万精骑突袭东突厥牙帐之战时,唐军先锋两百骑的指挥官是苏定方,此人在平东突厥之战后二十余年中一直坐着冷板凳,直到唐高宗平高句丽、西突厥之战时才被重新启用。

高句丽重骑兵
公元657年,唐高宗苏定方为伊丽道行军大总管,燕然都护任雅相、药罗葛·婆闰等人为副将出征西突厥。
虽然名号不小,但是苏定方行军至曳咥河西遭遇西突厥十万骑兵时,唐军总计才一万余人,而且不都是骑兵,其构成应与《太白阴经》所在相差无多。
苏定方的部署是“令步兵据南原,攒槊外向,自将骑兵陈于北原”。
西突厥可汗阿史那贺鲁的战术是先解决唐军的步兵,再攻唐军骑兵,但是连续三次大规模冲击唐军步兵都失败了。
通过前文论述,我们知道唐军步兵中装备有极多的弓弩,连辎重兵都配弓。
李靖所著的《李卫公兵法》中曾介绍了唐军的作战方式,而曾身为李靖军先锋将军的苏定方对这套作战方式绝不会陌生。
敌军距军阵一百五十步时,弩手放箭;距离六十步时,弓手放箭;距离再近时战锋队的精锐步兵以陌刀等迎战,弩手和弓手在二十步时弃弓弩,换刀棒与敌交战。

其中战锋队是唐军的精锐,使用陌刀对骑兵的斩杀效率很高,而弓弩手在近距离也可换兵器与敌军交战,这仅仅是唐军的战队。
唐军中另有驻队,即预备队和收容队,战事不利时驻队投入作战并收容战队,两队交替作战。
战队和驻队中均有骑兵,其可下马步战,亦可乘马冲击。就当时苏定方军的情况来看,其将骑兵集中到了北原,故而突厥骑兵冲击的主要是唐军的步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