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是我国古代最兴盛的王朝之一,其与汉朝并列为“强汉”“盛唐”。
作为当时世界上的超级强国,唐朝的强大是全方位的,不仅仅是政治、经济和文化层面,在军事上,也是非常辉煌的。
在初唐和盛唐时期,唐军灭国数十,攻灭的部落更是不计其数。
在大家的潜意识中,唐军是凭借精锐骑兵才创造了此等战绩的。但事实上,唐军是合成化程度很高的军队,骑兵仅仅是其中的一个兵种,其对外征战的战绩也多为兵种合成作战下创造的战果。只不过骑兵在斩首作战和扩大战果方面更为突出,以至于遮盖了步兵的作用。
本文就根据历史记载跟大家谈谈这个问题。
一:唐初骑兵
公元617年,李渊在太原起兵,其麾下兵力一共有三万人,后来这批军人大多成为“元从禁军”。
李渊本身也是关中军事贵族集团之一,与当时的隋炀帝杨广之间是亲戚关系。其起兵时担任的职位是山西河东慰抚大使和太原留守,也就是说李渊的基干兵力是前隋正规军。
而在此前为了应对突厥的威胁,李渊曾“选精骑二千为游军,居处饮食随水草如突厥”,这边是其最早掌握的骑兵部队。
太原起兵后,李渊又从突厥处购得了五百匹良马,同时借得了五百名突厥骑兵助战,这些骑兵又带来了两千匹战马。
以此来看,太原起兵时,唐军骑兵约占全军总兵力的十分之一左右。
在向长安进军的过程中,唐军不断消灭和改编隋军,攻占长安后又得到了首都的武库资源,加之大量民众投军,唐军迅速扩展到了二十余万人的规模。
武德二年(619年),唐政权中掌握的马匹共计三万六千七百匹。这些马匹中有从隋朝赤岸泽得到的“良马三千”,其被放牧于陇西,为唐朝马政之始,其余大多则装备唐军部队,但从马匹与唐军总数的比例来看,骑兵只占一小部分。
但是小归小,其绝对数却已达到了一万骑以上,而且由于控制长安武库的原因,唐军骑兵及战马的披甲率很高。
唐王李世民还从骑兵中拣选精锐,编成了一支精锐的玄甲军。
史载:选精锐千馀骑,皆皂衣玄甲,分为左右队,使秦叔宝、程知节、尉迟敬德、翟长孙分将之。每战,世民亲被玄甲帅之为前锋,乘机进击,所向无不摧破,敌人畏之。
历史上对玄甲军是轻骑兵还是重骑兵有所争论,从其使用来看,其既可以突击敌阵,冲击力极强,同时乘胜追击,摧枯拉朽的能力也极强,给人既像重骑兵,又像轻骑兵的感觉。

其实玄甲军是有两个状态的,即在担任突击敌阵时则是人马皆披甲的甲骑具装状态,在追歼残敌时,则往往将马铠卸下,成为人披甲但马不披甲或少披甲的轻装状态。
因此可以说此时的唐骑兵是重装骑兵,但又可以是轻装状态的重装骑兵,当然了,唐军编制中也有专门的轻骑兵。
在消灭王世充和窦建德的关键性战役中,唐军骑兵发挥了极大作用,尤其是在虎牢关之战中,唐军骑兵更是戏剧性地一战摧毁了窦建德的指挥机关并将其生擒。因为窦建德军的主力不复存在,王世充也被迫向唐政权投降。
公元621年,李世民班师回朝。史载李世民“被金甲,陈铁骑一万、介(甲)士三万,前后鼓吹,献俘于太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