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渡之战,曹操为何能以少胜多打赢袁绍呢?

admin 310 0

你知道官渡之战吗?今天历史观测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

公元199年,袁绍消灭了公孙瓒,统一了黄河以北,成为全国实力最强大的诸侯;而在黄河以南,曹操消灭了吕布和袁术,降伏了刘备,控制了兖州、豫州和徐州,这个时候在袁绍和曹操之间爆发了历史上闻名的官渡之战。

我们说官渡之战,这场战役不止打了一仗,官渡之战打了有一年,从公元199年一直打到公元200年的十月。

公元200年2月,袁绍派遣大将颜良主动进攻黄河岸边的延津渡口。4月,曹操率领部队去解救延津,面对袁绍的大军,众人一筹莫展之际,荀攸向曹操献上声东击西的计策,“我们士兵少,难以抵御袁绍。等我们到延津之后,渡河做出攻击袁绍后方的架势,袁绍一定分兵向西。这个时候我们再率领轻兵偷袭白马津,趁其不备,可以擒杀颜良。” 曹操拍手称快,遵从荀攸提出的声东击西之计。

官渡之战,曹操为何能以少胜多打赢袁绍呢?

袁绍果然上当,分兵向西。这个时候曹操带领部队偷袭白马津,距离白马10余里的时候颜良才发觉,大惊失色。曹操派遣张辽和关羽做先锋,关羽一马当先,冲入敌阵,只几个回合就一刀将颜良斩首,于万人中取上将首级。袁绍军队见主将被杀,都四散而逃。

曹操解了白马之围,带着辎重沿着黄河撤退。袁绍损失了大将,又中了曹操声东击西之计,非常不甘心,急忙渡过黄河来追击曹操。曹操带领着600多人,扎下营寨。敌人的追兵都慢慢追了上来,兵马甚重,将领都面有惧色,纷纷劝曹操撤退。这个时候荀攸淡淡说了一句话,“此所以禽敌,奈何去之!”这正是战胜敌人的好时机,为啥要离去呢?曹操听了后和荀攸相视而笑,两个人心领神会。

曹操派人登高观察敌情,侦察兵回复,“敌人有五六百骑兵追上来了。”过了一会又跟曹操说,“骑兵越来越多,而步兵数都数不过来了。”曹操听了镇定自若,就说了这么一句话,“我知道了,不要再回来报告了。”这个时候各个将领都着急了,大敌当前,你曹操说走也不走,说战也不战,葫芦里是卖的什么药啊。

曹操命令解鞍放马,骑兵全部下马,把所有辎重全部丢弃。这个时候文丑和刘备带着五千多骑兵也追了上来,曹操手下更着急了,对曹操说咱们赶快上马作战吧!曹操笑着说道,“还不到时候。”过了一会,袁绍的士兵已经非常多了,都开始去争抢曹军散落的辎重,这个时候曹操一声令下,“上马,我们上!”曹操带领六百骑兵纵兵进攻袁绍的部队,袁军正在哄抢辎重,哪里有防备。曹军当阵斩杀文丑,大破袁军。

虽然曹操取得了前哨战的胜利,但是袁绍的主力并没有被消灭,而此时曹操却面对着巨大的内忧外患。

什么是内忧?有三点。

第一点,

曹操粮少。官渡之战期间曹操和袁绍在前线相持,兵粮要用尽了,曹操写信给荀彧商量,表示快要坚持不住了,粮食要吃光了。荀彧写信给曹操说道,“虽然现在粮少,但是和以前刘邦项羽相比仍然是好的。以前刘邦和项羽相持在荥阳一线,谁都不肯先撤退,谁先撤退就是在形势上输了。”

标签: 中国战争 战争历史 古代战争 近代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