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点,
派兵稳定后方。曹操前线不主动进攻,处于防守,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分兵,曹操派曹仁去平定叛乱四起的豫州。根据《三国志》的记载,从许昌以南,叛乱四起,特别是刘备在汝南联合黄巾军扰乱曹操的后方。曹仁就向曹操建议,“刘备新招的士兵还未能训练好,现在进攻刘备可以击败他。”于是曹仁带领骑兵星夜进攻刘备,击败刘备后并在短时间内平定了豫州的叛乱。
第三点,
不断骚扰,切断袁绍的粮道。当时荀攸就向曹操建议,袁绍每天都有大量的运粮车来往,袁绍负责运粮的将领为人轻率而且轻敌,一击便可攻破。曹操询问荀攸谁可以胜任这项任务,荀攸就推荐了大将徐晃。曹操随即派遣徐晃和史涣进攻袁绍的运粮队,大破敌军,把袁绍数千辆运粮车一把火全给烧了。
曹操稳定了后方,又断了袁绍的粮,但是在官渡相持中一直处于守势,曹军躲在营垒中,坚决不出战。袁绍看曹军躲起来了,就堆砌土山,建立起高高的塔楼。塔楼高耸,曹操的营垒一览无余,袁军占据高处发射弓箭。此时箭如雨下,曹军在自己的营垒里都不敢随便走动,出入都必须拿着盾牌放在头上,一不小心就会被对方塔楼的箭射中。
曹操的士兵此时军心低落,曹操看着这土山和塔楼,心生一计。这塔楼都是用木头临时搭建的,经不起石头砸,曹操就命人建造投石车,把袁绍建的塔楼砸掉。袁绍的士兵一看这投石车好厉害,还起了个外号叫霹雳车。
袁绍一看,上天不行,那我就下地。袁绍命人挖地道,想偷偷挖过曹操营垒,偷袭曹操。曹操就下令在自己营垒内部绕着营墙深挖一圈沟渠,袁绍的军队挖着挖着,一下就挖到曹操的沟渠了,袁军一探头,发现自己身处曹操的沟渠之中,上面站满全副武装的士兵,袁军被曹军发觉,被从地道中赶了回去。
这场战役打得非常精彩,你来我往,可是很快曹操的军粮就不够用了,此时士兵疲惫,士气低落。曹操又给荀彧写信,“前线我快支持不住了,再这么下去要撤退了。”荀彧就又写了封信劝曹操,“现在袁绍想和您决战。你现在是以至弱来抵挡至强,如果这个时候撤退的话,必然全盘皆输。曹公您以十分之一的兵力扼守险要的关口,使得袁绍不能前进已经半年了。现在双方胶着,而事态必将有变化,机不可失。”曹操听了,咬咬牙,再坚持一下。荀彧说,“情见势竭,必将有变。”战场的局势瞬息万变,果然没过多久,形势真如荀彧所说发生了变化。
袁绍数千辆运粮车被徐晃烧掉后,军粮不济,到了冬天,袁绍派遣大量运粮车输送粮草,派大将淳于琼带领一万多人守卫粮草,在袁绍大本营以北乌巢这个地方驻扎。
这个时候一件非常偶然的事情发生了,袁绍手底下有一个谋臣叫许攸,许攸这个人贪财,自己的家人也喜欢做些贪污腐败的事情。前线正打着仗,许攸的家人在邺城犯事,被一个叫审配的大将抓了。审配这个人刚正不阿,本来平时就看不惯许攸这个人的为人,现在正好把许攸留在邺城的妻子儿子全给抓起来。
你说巧不巧,许攸这家人贪污腐败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了,偏偏在官渡之战的时候被人抓了。许攸身在前线,听说家人被抓的消息,一怒之下就连夜离开了袁绍的大营,投奔曹操去了。这边曹操一听说许攸来投奔自己,高兴的鞋都顾不上穿,赤着脚就跑出来迎接许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