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名公主,下嫁李坚。坚,武陟人。...建文初,以左副将军从伐燕。及战,胜负略相当,封滦城侯,予世券。—《明史卷一百二十一·列传第九》
根据《明史》的记载,耿炳文是在指挥部队出真定城渡河之时,遭到了燕军的突然袭击。仓促之下阵脚大乱,左副将军李坚、右副将军甯忠、左军都督顾成,都指挥刘遂等一大批高级将领被俘,耿炳文本人退入城中死守待援。燕军围城三日,解围而还。换句话说,驸马都尉李坚压根就没有立功的时间和机会。而《明太宗实录》的记载却和《明史》又有不同。
(建文元年八月)壬戌,上将轻骑数十绕出城西,先破其二营。适炳文送使客出,觉之奔还,急起桥。我军散断桥索不得起,炳文几被擒。上引满射之,应弦而毙,城中惊惧。炳文出城迎战,张玉、谭渊、朱能、马云等率众奋击之。上以奇兵出其背,循城夹击,横透敌阵。炳文大败,急奔入城。军争门,门塞不得入,相蹈藉死者甚众。乃自相斮,然后得入,而阖门自守。(《明太宗实录卷三》)

《实录》在这里露出了根本性的破绽。按照上文的说法,耿炳文在送客出城之时发现了燕军偷袭。当时这位长兴侯当机立断,立刻奔还城中,同时拉起吊桥。但是燕军射断吊桥绳索,导致耿炳文几乎被抓。但是这里突兀地出现了一句“上引满射之,应弦而毙”。被射死的是谁?是耿炳文要送的客人,还是耿炳文本人?如果是长兴侯被射死,那才称得上“城中惊惧”!
说到这里,答案几乎已经可以呼之欲出。在真定之战前,耿炳文率领的大军其实已经和朱棣有过交锋,而且取得了大胜,驸马都尉李坚因此进封滦城侯。
朱棣在困境之下下了一步险棋,派亲信到真定找耿炳文投降(很可能是勇武过人次子),而朱棣本人率小股精锐潜伏城下,趁长兴侯出门送客之时将其射杀。而官军在突遭斩首打击之后,在燕军的猛攻之下溃不成军,造成整个领导层被一锅端。
到了朱棣登基称帝之后,自觉当初诱杀耿炳文的行为过于卑劣,史官们这才千方百计在记载上造假。至于郑赐和陈瑛弹劾耿炳文的所谓僭越,有很大概率指的是建文帝为这位长兴侯修的墓园违制。《明太宗实录》对此进行模糊化处理,而《明史》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给又给耿炳文安了一个畏罪自杀的帽子。
结语:本文通过对于史料的一步步梳理,指出《明史》和《明太宗实录》的记载互相矛盾,得出耿炳文之死存在隐情的推测。随后通过对沐晟和耿琦关系的论证,得出沐晟碑记中的内容才是历史真相。最后对明代史官为何要模糊化处理耿炳文真实死因做出合理推测。
长兴侯耿炳文,这位为了明朝建立鞠躬尽瘁的元勋宿将,并不是一个在真定之败后龟缩不出,乃至在燕王篡位之后苟且偷生的不堪之辈。这位一代名将有能力在战场上打败燕王,最后却因一念之仁而丧命在阴谋诡计之下。燕军攻破南京后,驸马耿璇也像他父亲一样为国尽忠。满门忠烈的耿家,不愧是洪武皇帝留给皇太孙的忠臣。
隆科多是什么结局?雍正帝的舅舅,帮他"夺取"皇位
版权声明:部分文章来源网络,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