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历史常识_《汴京之围》是谁写的?《汴京之围》讲了什么内容?

admin 292 0

《汴京之围》是谁写的?《汴京之围》讲了什么内容?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观测网小编一起看一看。

《汴京之围》完整的还原了靖康之难的历史细节,这场战事直接导致北宋灭亡,一个朝代从盛世到毁灭也就短短三年时间。《汴京之围》的作者是著写过“帝国密码三部曲”和文化游“亚洲三部曲”的郭建龙,这次郭建龙把北宋末年宋、辽、金三方之间的关系立场以史料为基础,想要尽量通过文字还原出靖康之难究竟是如何发生的,期间太探讨了北宋由盛转衰的原因。感兴趣的读者,就来看看这本书的短评吧。

古代历史常识_《汴京之围》是谁写的?《汴京之围》讲了什么内容?  

《汴京之围》短评一:

作者:晓林子悦(来自豆瓣)

1126年,在中国历史上是靖康元年。金兵逼近汴京,大宋风雨飘摇,经历一年苦苦挣扎,终于沦陷,金人裹挟徽、钦二帝等宗室成员与大批妇女、钱财北去,史称“靖康之耻”。

王朝兴亡乃常事,但1126年的诡谲波澜与惊心动魄,超乎寻常。后世人们经常感叹:一个太平盛茂、人物繁阜、看上去很牢固的政权,到底是怎样“作”死的?在它向着终局走去的那些关键的时刻,它的决策者为什么会错误至此的呢?

尽管相关作品浩如烟海,郭建龙的《汴京之围》仍然值得品读。作品展现了1123~1126年北宋的外交、战争和人,建立在大量史料基础上的叙述极其细致,结合叙事的评鉴精简到位,寥寥数语就能引人深思。很好地揭示了,“汴京之围”这张大网到底是怎样织成的。

1.艮岳论

全书以太湖石进京为切口,开启这一场祸事的肇端。

作者列明了巨石体量和当时的河道、城池建设概况。这一路,过桥拆桥,过城拆墙,劳民伤财,怨声载道。皇帝自鸣得意,作御制《艮岳记》歌颂自己的功德;臣属挖空心思媚上欺下,进谀诗说逢迎奉承,统治危机迫在眼前,朝廷却毫无意识。

《红楼梦》里,冷子兴演说荣国府,有言:大族的衰败,常由子孙败家败业始,外面的架子虽未甚倒,内囊却也尽上来了。北宋王朝经历了一个半世纪大体上的稳定发展,至徽宗而趋于巅峰。靡不有初,鲜克有终。盛极而衰,古有言之。

巨石抵京,朱勔加官进爵,石头获封盘顾侯,并赐“神运石”。这一年,宋徽宗还通过军事和外交手段收复了幽州。这一年,是宣和五年(公元1123年),花团锦簇。

2.徽宗像

《汴京之围》绘群像,徽宗是关键人物。本书集中讲述徽宗最后的两三年,不过,一个人的行为必有其思想踪迹,若想全面了解徽宗其人,可以结合美国汉学家、宋史学者伊沛霞的《宋徽宗》一起阅读。

伊沛霞对宋徽宗的诠释要比传统的历史学家更具同情心。1100年,年仅24岁的哲宗病逝,无子,赵佶继兄位,他的继位牵涉宫斗,有点意外,他从前没有接受严格的帝王训练,以一个闲散王爷的身份游戏人间,因此造成他在政治谋略上的“天真”。浪漫艺术气质,对君主来说不仅无益,甚至有害。伊沛霞说徽宗有两个性格缺点,即虚荣与过分自信。他高估了自己的能力。精力充沛的聪明人往往不甘平庸。徽宗在艺术上取得了很好的成就,而在政治上,渐渐也相信自己能成为英主明君,把收复燕云十六州视为建功立业超越前人的目标。

标签: 文史百科 历史文化 文史知识 古代历史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