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知识_“分封制”是怎么产生的?“分封制”和“嫡长子继承制度”有什么关系?

admin 291 0

分封制是对嫡长子继承制度的完善和君权的强化,实际上从其本质上来说,分封制是对利益再分配的一种手段和措施。

世袭的嫡长子继承制度奠定了君主的权力地位和特权,国家的最高权力仅限在君主的嫡系或庶出之间交接,这一最高权力无可撼动,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都是不可动摇的基本国策。

分封制则是这一最高权力拥有者对社会利益(权力、土地、人民)的再次分配,因此在利益上的分配是否均衡、合理和恰当,都会对古代王朝的社会稳定、国家兴衰产生巨大的影响。

文史知识_“分封制”是怎么产生的?“分封制”和“嫡长子继承制度”有什么关系?  

所以它既是对嫡长子继承制度的进一步完善,也是对君权的强化,譬如刘邦就曾立下誓约“异姓不得封王”。

但是要厘清世袭的继承制度和分封制的内在关联,我们还需要细细说起。

宗法制度下决定了最高权力只会在统治者内部之间传递

上半年很火的电视剧《破冰行动》中的“塔寨村”实际上就是一个封闭的、独立的,并且深受宗法制度影响的案例。

在宗法制度的制约和促进下将这个林氏族群紧密的关联在一起,基于血缘的认可以及宗法制度的制约,让这个族群俨然形成了一个独立和封闭的“家族社会”。

在这个家族社会里,尊卑等级严密,有拥有最高话语权的族长,也有依附于大宗的众多小宗,成为“家天下”的一个小小缩影。

宗法制度源于夏朝时期,是氏族父系社会下产生的必然结果,宗法制度的本质实际上为围绕着“父系权力”并以血缘为纽带对权力和利益的内部分配系统。

文史知识_“分封制”是怎么产生的?“分封制”和“嫡长子继承制度”有什么关系?  

所以,宗法制度既是一种秩序契约,同时又是维护族群利益和权力的有力手段,而父权社会的到来让男性的社会地位和权力得到了空前绝后的增长

“一夫多妻制”于是应运而生,一位男性拥有许多位妻子,也意味着他将有许多个儿子。

那么他如何在这许多的儿子当中选择一位来继承自己的地位和权力呢?

因此诞生了“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的嫡长子继承制度,君主、诸侯、地主的正室所生的儿子拥有天然的不可取代的优先继承权,这是宗法制度的一大特点。

在地位关系上来说,嫡长子一代又一代的世袭权力,即所谓的“万世一表”,在宗法上形成了所谓的“大宗”,而嫡长子以外的庶出或宗族都形成了所谓的“小宗”。

那么既然嫡长子已经世袭了最高权力,如何对这些小宗或者臣子进行利益分配便成为了摆在统治者面前的一个问题,于是分封制就显现出了它的作用。

最高统治者通过对利益的再分配完成了对“小宗”的承诺,维护了“大宗”和“小宗”之间的关系,而“小宗”在其内部又依旧按照“嫡长子继承制度”对其利益进行在分配。

实际上形成了利益的层层分配的构架,但又形成了等级森严,不可动摇的独立的、封闭的权力系统,在嫡长子继承制度和分封制的社会框架下。

标签: 文史百科 历史文化 文史知识 古代历史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