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知识_“分封制”是怎么产生的?“分封制”和“嫡长子继承制度”有什么关系?

admin 287 0

社会和宗族的最高掌权者对社会和家族的利益进行层层的分配,它既是一个自上而下的等级关系,也是一个由下而上的附庸关系。

文史知识_“分封制”是怎么产生的?“分封制”和“嫡长子继承制度”有什么关系?  

所以在这种“嫡长子继承制度”的宗法制度的制约下,确立了最高权力只会在血缘关系最为亲密的宗族内部进行传递,基本上杜绝了权力落入外姓或“小宗”可能。

当然在某些情况下由于统治者自身的原因,有时会导致“外戚干政”,或者由于皇帝没有子嗣,就执行“兄终弟及”或从“小宗”里挑选一位继承权力,譬如嘉靖皇帝就属于“小宗并大宗”。

那么,当“嫡长子继承制度”决定了最高权力只会在嫡长子手中交接,那么其他的小宗该怎么去维护和分配他们的利益呢?

这时候“分封制”就出现了,通过二次分配利益的方式缓和阶级的内部矛盾,从而换取对“嫡长子继承制度”或者说统治者地位的承认。

当然,分封的对象并不局限于王族,公卿士族也必须包含在内,通过二次分配利益和权力的方式,统治者便赢得了这些人对自己的拥戴和臣服,其本质上是一种利益交换关系。

分封制的本质是对利益的再分配,同时也是一种契约关系

“分封制”顾名思义需要有人来行使“分封”的权力,因此这就道出了“分封制”的核心作用,它是最高统治者通过利益再分配的手段来加强“小宗”和各诸侯与君权的紧密联系。

作为回报,各“小宗”和诸侯需要履行它对君权的责任和义务。

这些责任和义务不尽相同,每一代君王可能都会提出不同的要求,譬如在周朝时各诸侯就需要履行以下责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诸侯有为周天子镇守疆土的义务;随从作战;交纳贡赋;朝觐述职的义务


在地位关系上“天子(或皇帝)”自然是国家和社会的最高统治者,譬如《礼记·王制》就记载说:

古代屏风为何会逐渐没落?古代屏风是怎么样的?

古代屏风为何会逐渐没落?古代屏风是怎么样的?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屏风是中国传统文化里一种十分常见的家具,古人家中几乎都会摆

天子将出,类乎上帝,宜乎社,造乎祢;天子将出征,类乎上帝,宜乎社,造乎祢,祃于所征之地;王者之制禄爵,公侯伯子男,凡五等。

上文已经说过,国家的最高权力只会在皇帝的嫡长子中一代又一代的传递,因此它首先保证了国家最高权力有秩序的交接,那么作为国家的最高统治者。

天子(或皇帝)也同时拥有了对社会利益的分配权,但这并不意味着天子可以胡乱分配(尽管在很多时候皇帝都会由于利益分配不均导致政体动荡)。

文史知识_“分封制”是怎么产生的?“分封制”和“嫡长子继承制度”有什么关系?  

所以,如果要描述“嫡长子继承制度”和“分封制”的内在关系,那么我们可以把“嫡长子继承制度”看做是一个封闭的权力交接系统。

标签: 文史百科 历史文化 文史知识 古代历史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