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_《明史》和《四库全书》有什么价值?编纂代价极大!

admin 343 0

文字狱,指的是从学者作品中摘抄只言片语,然后罗织罪名,构成冤狱的一种莫须有的罪名。

历史文化_《明史》和《四库全书》有什么价值?编纂代价极大!  

剃发令

文字狱是王朝统治者进行文化专制、思想控制的重要措施之一。它在历朝历代都有所表现,比如秦朝的焚书坑儒、宋朝的苏轼乌台诗案、明朝的文字狱等等。但清朝文字狱其数量之多、规模之大、时间之久、牵连之广、用刑之酷举世罕见,规模更是空前绝后,这是中国几千年文化思想专制最黑暗最血腥最丑陋的一幕:清朝268年时间内就有200多起文字狱,其数量比历朝历代所有的文字狱的总数还要多,特别是乾隆时期,60年间至少有130多起文字狱,而且只要牵扯到文字狱的学者们和其亲朋好友,下场都极其惨烈。文字狱主犯绝大多数都是凌迟、车裂、斩立决等重刑来惩罚,就连已故的人都被开棺戮尸。

文字狱无疑是清朝统治者为稳固自己的统治而在以汉人为主的学者知识分子阶层中开展的大规模清洗运动,清朝不仅想让学者知识分子从肉体上进行屈服,而且对学者知识分子实施精神侮辱,比如吕留良曾静案,雍正就与曾静就“夷夏之防”这种涉及清朝民族旗汉之分的问题展开争辩,名为辩论自由,实则要求曾静自证其罪行,雍正还对其逐字逐句的驳斥。

历史文化_《明史》和《四库全书》有什么价值?编纂代价极大!  

雍正帝

但是到了乾隆皇帝那里,文字狱就越来越疯狂。乾隆皇帝对任何一个人的文字,都觉得可疑。 而且文字狱的处理都是异常残忍与血腥。绝大多数流放边远,充军为奴,主犯基本都逃不过斩头凌迟。就算是死人,也不会被放过。而且株连特别广,只要一个人沾上一点关系,所有近亲家属,不管是否知情,即使是日不识丁,也一概连坐。

文字狱的本质就是大规模制造冤狱,汉字多音、多意、含义众多,寓意复杂,白纸黑字的想怎么解释都行,皇帝本就多疑,莫须有之罪最为恐怖。

屠刀一刀刀的砍下去,造成的局面就是整个国家风声鹤唳,黑暗腐朽。在社会上,只有阿谀奉承的马屁精能生存下去。

“寻章摘句,吹毛求疵:穿凿比附,诛意攻心;探头探脑,告密成风;疑神疑鬼,保官为上;过犹不及,文网日密;宁严勿弛,诛连日众”这段关于清朝文字狱的描写充分体现了清朝统治者的血腥残暴和人性中的冷漠阴暗。

这给中国整个社会造成无法估量的损害,也为晚清时期中国学者知识分子与百姓的愚昧无知奠定了基础,其流毒甚至残留至今。

历史文化_《明史》和《四库全书》有什么价值?编纂代价极大!  

明史案文字狱

清朝文字狱的主要几条措施包括:

标签: 文史百科 历史文化 文史知识 古代历史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