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_《明史》和《四库全书》有什么价值?编纂代价极大!

admin 339 0

乾隆年间被禁封销毁的书籍的文字狱更是开启“疯狂”模式,各种文字狱案件更是多如牛毛。就连钱谦益这种降臣贰臣的作品都全部被销毁,就连诗集都被禁封,乾隆皇帝更是把文字狱推向顶峰,以编纂《四库全书》的由头来进行大规模的禁毁书籍与文字狱。

大清吉林是什么意思?吉林在清朝发生了什么?

“当时的吉林濒临日本海和鄂霍次克海,有着全国最长的海岸线。同时图们江和黑龙江的出海口也位于吉林辖区以内。除此之外,吉林还管

乾隆下诏:“明季末造,野史甚多,其间毁誉任意,传闻异辞,必有抵触本朝之语,正当及此力一番查办,尽行销毁,杜遏邪言,以正人心而厚风俗,断不宜置之不办。”

军机处勒令各省査处搜缴,前前后后二十几年,禁封销毁众多各类图书,制造冤狱。

历史文化_《明史》和《四库全书》有什么价值?编纂代价极大!  

清朝文字狱

自秦始皇焚书以后,历代均有所谓禁封销毁之事发生,但是与清朝禁封销毁相比,那根本就是“小巫见大巫”,清朝以修书的名义查缴全国的藏书,中国古籍藏书特别是晚明、明末清初的大量书籍、资料、史料被大范围大数量大规模的销毁,了无痕迹。

据统清代乾隆皇帝开创的编纂工程,集结图书3471种、79337卷、36281,计249万页共十亿字。

从修书之始到乾隆四十七年(1783年)期间,清王朝前前后后共烧书24次,烧毁书籍多达538种,至少13862部;到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清王朝全部焚毁的书籍多达2400种,至于总数已经无法准确计算,但是至少有60000部。

更加恐怖的是,这仅仅只是官方有记载的销毁书籍的种类和数量,在民间许多藏书家迫于文字狱的压力将自己的藏书大量销毁,其数目远超官方,具体书目无法估量。

三、删改违悖忌讳字词,篡改扭曲史实真相

除了禁封销毁文件资料史籍之外,清朝统治者还对所有档案文献资料进行删减、篡改、隐瞒、模糊历史真相、捏造史实、摸黑某些史实,以达到肃清思想、洗白清朝、钳制文化的目的。

为此,乾隆皇帝还在乾隆四十三年(1779年)专门颁布了为查缴禁书运动执行的专门律法——《查办违碍书籍条款》,罗列出查缴禁书的范围:其中包括“反清志士的书籍俱应销毁;凡宋人之于辽金元,明人之于元,其书内记载事迹有用敌国之词,都要改正或者销毁;各违碍文集俱应清毁或抽毁。”

查缴禁书运动在全国范围进行,自上而下进行征集图书,进献检查,对“反清、违禁”的书籍进行焚毁、修改和歪曲。对于反映社会矛盾、民族思想和战斗精神的所有档案资料史料均被删改和歪曲,凡是涉及北方边疆少数民族的反抗压迫斗争等事迹全部被篡改,到了最后,清朝统治者甚至丧心病狂到连历朝历代的诗词歌赋戏曲小说这些不涉及朝政的文学作品都不放过,比如岳飞的满江红中的句子“壮志饥餐胡虏肉,谈笑渴饮匈奴血”在收录进《四库全书》时都被改为“壮志饥餐飞食肉,谈笑欲洒盈腔血。”因为“胡虏”“匈奴”这些字词都触犯了满清统治者的忌讳。

标签: 文史百科 历史文化 文史知识 古代历史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