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文化】儒商文化的当代意义
admin
330
从孔子时代的子贡、明清之际的晋商、徽商到当代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就,以及“亚洲四小龙”为代表的东亚经济的崛起,以儒家的“经世致用”哲学在经济领域的成功运用,形成了源远流长的儒商文化。 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确立和人类社会发展进入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弘扬儒商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首先,儒商文化是公民道德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江总书记提出了“以德治国”的方略,深得儒家“修齐治平”思想的精髓。中共中央印发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确立了“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二十字基本道德规范,与儒家思想一脉相传,是对几千年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继承和发扬。而根植于儒家思想沃土又融合当代经济发展经验形成的儒商文化,与《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互相印证,可以说是《公民道德建设纲要》的商业版本。我们要把提倡儒商文化与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有机结合起来,重铸道德长城,推动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推动民族素质的全面提高。 其次,儒商文化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要补充。市场经济体制是由市场对资源配置发挥基础性作用,但是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也有失灵的时候,它不能解决市场中的垄断、收入不公、并带有一定盲目性、滞后性等。由于我们的市场经济还处在起步阶段,再加上长期的“斗争哲学”对传统道德的破坏,使得市场经济秩序极度为混乱,从假冒伪劣商品的泛滥成灾,到上市公司的集体造假,再到厦门远华走私、沈阳慕马的腐败大案等,无不在昭示着重振道德的“纲常”的必要。可以说,市场经济的道德伦理是市场经济列车的铁轨,脱离了道德之轨,市场之车就会寸步难行。朱总理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必须大力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逐步在全社会形成诚信为本,操守为重的良好风尚。”我们提倡儒商文化可谓切中时弊,恰逢其时。
标签: 国学文化
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资料
传统文化故事
版权声明:部分文章来源网络,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