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州之战是如何爆发的?战争对双方分别有什么影响?

admin 324 0

千里迢迢赶来于此的救援军上下无不小心翼翼,因为接下来他们就要在平原上行军了,而契丹人却以骑兵见长,其军队由轻骑兵和重骑兵组成,在平原地带极具战斗力,堪称是步兵的噩梦。

前晋的三万救援军中,仅有三千骑兵,其余士兵皆为步兵,为了防止契丹骑兵在行军过程中突然对救援军发起致命冲击,救援军主将李存审便命令步兵砍伐树木制作拒马和鹿角,然后步兵们手持这些器械前进,到饭点和夜晚时,则让其将拒马和鹿角累积成营寨(防御工事)驻扎,就这样救援军在契丹游骑兵的环窥之下一点一点向幽州城进发。

在前往幽州城的过程中,救援军多次遇到小股契丹骑兵,但那些不足千人的契丹骑兵面对扛着拒马和鹿角组成奇怪阵型的救援军时很难攻击,还会遭遇救援军骑兵的驱赶,所以只能不断骚扰,但成果甚微。

最终随着救援军越来越接近幽州城,契丹人坐不住了,为了不让自己口中的肥肉飞走,契丹人聚集了数万骑兵突然现身袭击还在行军途中的救援军。

面对蜂拥而至的契丹军队,救援军没有慌乱,李存审和李嗣源随即命令士兵将手中的鹿角和拒马堆积成坚固的“鹿角阵”,阻挡契丹骑兵对军阵的冲击,然后又让士兵们取下挂在腰间的弓箭和强弩,对环绕营寨射箭的契丹骑射手不断射击,将野战变成了守城战!

一时间战斗双方万箭齐发,其发射的箭矢遮云蔽日,像暴雨一样洗礼着阵地,结果令人大跌眼睛的是,以骑射手为主的契丹军队竟然在弓弩互射中不敌救援军:

“契丹骑环寨而过,寨中发万弩射之,流矢蔽日,契丹人马死伤塞路。”

这是因为骑射手无法像步兵那样组成紧密的弓箭阵地,其火力投放密度远低于步弓手,并且骑射手所用的弓箭也多为体型较小,长度仅有1.5米左右的骑弓,其弓力、威力和射程均小于步弓(长1.8米左右)和强弩,因此在互射中,契丹骑兵大败,损失惨重却又冲不开救援军的“营寨”。

而当契丹军队人仰马翻混乱之际,救援军中的骑兵聚集了起来,冲出阵地直刺反应不及的契丹大军,随后步兵也冲出了阵地,与骑兵一同将契丹人打的大败亏输!使其连有效的反抗都没有进行就四散而逃了。

大战过后,李存审等人一统计,发现战果非常辉煌,俘虏和阵斩的敌人数以万计。并且,契丹人还把许多辎重车辆、马匹牛羊,以及武器铠甲都丢在了战场上:

“毳幕、毡庐、弓矢、羊马漫山遍野、不可胜纪。”

这场遭遇战的胜利,彻底打开了前往幽州城的道路,就这样在8月24日救援军终于赶到了已被围近两百日的幽州城附近,而契丹人则还是不忍就此罢战,更不愿意将吞到肚子里的肥肉吐出。

前晋救援军冒着烟尘直攻契丹主阵,将其一举冲破,奠定战争的最终胜利

契丹主将此时已经从叛军口中了解到北上的这只救援军是前晋所能拿出的最大兵力了,只要击败这只救援军,那么不光是山后八军,前晋的整个北方地区都将成为契丹的牧马地!因此,契丹人在幽州城附近囤集了重兵数万,列好军阵以逸待劳,准备在幽州城下彻底击败救援军。

而收到契丹军队行动消息的李存审却没有像契丹人想的那样一头撞进预设战场,在快赶到幽州城时,李存审命令步兵停止前进,然后让军中体力疲弱的士兵和一部分骑兵脱离行军队伍,到阵前组成先锋,然后让其手持树枝拖地和点燃茅草不断制造烟尘和烟雾。

标签: 中国战争 战争历史 古代战争 近代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