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着百骑冲阵,前晋救援军小胜一场
公元917年4月至7月,最终经过不断的行军调动,由前晋大将李嗣源、李存审和闫宝率领的三路大军胜利会师组成救援军。
为了避免过早被契丹人发现,并减少契丹人的骑兵战斗力,防止在平原地带被契丹骑兵突袭,救援军没有直接北上,而是选择从易州绕道北上。
一路上,救援军避开平原地带,特意选取难走的山路,沿着山涧赶赴幽州。救援军的这一决定,事后被证明是极为正确的选择!避免了被契丹人过早发现,甚至在距离幽州仅有六十里的地方,由李嗣源率领的救援军先锋才遭遇到契丹军队。
并且李嗣源遇到的这支敌军还不是契丹主力,因为在山区地带行军,大部队无法展开队形,因此他们只碰到了少量敌军。
当时救援军在山涧下行军,契丹人则占据山头等高处,双方都无法直接攻击到对方,地形对双方都很不利,所以行军时双方都保持着一定的克制。
为了避免前晋军队去解幽州之围,契丹军队就想堵住救援军,于是每当双方行进到山谷口部时,契丹军队就会抢先派兵堵住,然后与前晋军队作战。
双方的这种战斗发生了很多次,但在救援军的力战之下,契丹人的这一策略连连失败,前晋军队得以不断靠近幽州地区。
不过,契丹人的这一计策也略微拖住了救援军的行军速度,使其获得了宝贵的反应时间,得以聚集更多士兵来应对救援军。
最终,在前晋军队即将踏出山区时,反应过来的契丹军队聚集了一万左右的骑兵守住了山口,与李嗣源率领的救援军先锋正面相抗。
面对人数上万的契丹军队,刚刚结束山区行军的前晋士兵非常害怕,士气大跌,看着部队士气不断下降,作为先锋军指挥官的李嗣源脱掉头盔带领一百多骑兵冲到阵前,挥舞着马鞭吸引契丹军队的注意力,用契丹语大声喝道:
“汝无故犯我疆场,晋王命我将百万众直抵西楼,灭汝种族!”
说完这段话后,李嗣源便抢先带领百余位骑兵多次杀入契丹人的军阵中,给其造成了混乱,还阵斩了契丹军中的一名酋长!这大大振奋了救援军的士气,而后士气爆涨的救援军皆奋力迎战,跟随李嗣源攻入军心已经动摇的敌军当中,使堵住山口的契丹人不得不后退,让开出山的道路,使得救援军得以从狭窄的山区冲入平原。
柏壁之战中,李世民是如何在饥饿疲惫的情况下取得胜利的?
大家好,这里是历史观测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唐太宗的故事,欢迎关注哦。公元619年,刚刚诞生不久的唐政权即遭遇到巨大的考验。依附于突厥势力的刘武周派大军南下攻唐。刘武周的大军主帅宋金刚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连续攻克榆次、介州等城市,直逼晋阳,打了唐朝一个措手不及。当时正值唐高祖武德二年,唐高祖李渊先后派...
靠着鹿角和拒马的帮助,前晋救援军再胜一场
首战的胜利,让救援军抢到了先手,为向幽州城进军扫平了初始道路,也让他们获得了幽州城坚守近二百天还未被攻克的消息,士气再次大涨。不过,救援军此时面临的形势依然很严峻,前往幽州城的道路上还有着近十万契丹军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