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跋弘为什么会被妃子气死?真相是什么
白起原来在“十哲”之列,一开始也和张良一样享受过“亚圣”的待遇。到了宋朝时,他和吴起直接被赶出十哲。这是因为他们的能力偏重于武功,而不是谋略,并且有违道义,名声不佳。项羽煮了王陵的老母亲,即使他不是王,也属于不仁不义之列。
二、项羽不能进武庙原因
项羽其实一开始就不是“臣子”的身份,他没有做过一天朝臣,却打着楚怀王的旗号反秦。唐宋时期,朝廷设立“武庙”的目的是表彰忠臣。
唐肃宗认为:“定祸乱者,必先于武德;拯生灵者,谅在于师贞”。于是就通过设立武庙,为武将们树立智勇双全,忠于王室的“臣子的表率”。这就明确把项羽排除在外了。
另外,武庙从圣人、亚圣到十哲、七十二贤的遴选,从一开始就偏重于兵法理论家和谋略家。姜太公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军事家兼谋略家,精他通儒、道、法、兵与纵横之术,他辅佐周文王夺得天下,凭借的主要是智慧。

有人对张良能当亚圣一事,特别不能理解,其实你看看姜太公是什么样的人就明白了。张良在民间传说中,曾得授《太公兵法》,他多次以姜太公弟子自居。所以根据文庙的规制,孔子为圣人,亚圣就是他的弟子。
然而姜太公并没有这么多弟子,于是亚圣就只能是张良。后来诸葛亮能入选,有人说也是基于同样的逻辑。所以“武庙”名为“武庙”,也不是简单的尚武。像白起、吴起这样的偏重于武力,而仁德有亏的,最后就得往后挪一挪。
唐朝还比较尚武,白起还能留在十哲的位置上,到了宋朝这个更加注重个人道德的时代,白起就被赶出了十哲。最后还能留在七十二贤里,只因成名较早,实属万幸!

唐宋时期的“武庙”制度是朝廷创立的,唐朝上层想要通过这样的方式来激励自己的武将为国家效力。因此,他们除了重视一个武将的作战能力,也更加重视军事谋略,但是民间的老百姓却不管这些。老百姓只负责看戏,时不时地幻想一下“关公战秦琼”。
对于一个普通人而言,谋略本人是没有的,戏里若是演得“太晓脑”,我还看不懂呢!所以并不太在乎武将有没有谋略。大家在看戏的时候,还是觉得直接看项王举鼎,关羽千里走单骑什么的来得更过瘾。
加上姜太公这个人因为《封神演义》被神话,大家总觉得他并不能打。一想到他是用道术斗法,就觉得不太对劲儿。于是,到了明清时期,武圣的名号就让位给了关羽了。

同时,“楚河汉界”的戏曲一直在民间广为流传。关公只战一个秦琼,战了千年也没啥意思。所以又有人突发奇想,让关公去战项羽。那么,这二人究竟谁更厉害呢?嘿嘿,还是关羽厉害,毕竟人家能进“武庙”,项羽就不能!
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