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历史观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魏定国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朝廷对于梁山的围剿,一共出现过五次,其中有四次为读者所熟悉,统兵主帅分别为双鞭呼延灼、大刀关胜、童贯和高俅。这四次战斗的战场都在梁山脚下,梁山处于防御状态。另外一次的战斗经过非常特殊,战场并不在梁山脚下,而是在凌州城外。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朝廷刚刚做出调派地方将领征讨梁山的决定,梁山便主动向该地发动进攻。本文要介绍的,便是被朝廷任命为征讨梁山大军主帅的两位将领之一。他便是大聚义时排名第四十五位、绰号神火将的魏定国。

神火将这一绰号的含义,在《水浒传》第六十七回中有个清晰的介绍。在该回中,关胜对宋江说道:“魏定国这厮,精熟火攻兵法,上阵专能用火器取人,因此呼为神火将军。”由此可见,这一绰号指的是魏定国的作战特点。
魏定国,凌州人氏,与单廷珪一起在当地担任团练使一职,与梁山并无瓜葛。梁山攻破大名府后,经太师蔡京推荐,魏定国与单廷珪一起被任命第三次征讨梁山的官军主帅。然而,就在二人集合兵马、筹集粮草并准备向梁山进发时,梁山大军却突然出现在凌州城下。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当大名府之战结束后,智多星吴用便预料到朝廷一定会调兵遣将围剿梁山,便派人秘密潜入京城探听虚实。当得知朝廷决定由魏定国和单廷珪挂帅征讨梁山的消息后,大刀关胜主动请缨,要求前往凌州。
项羽论武力值不输于关羽 项羽为什么进不了武庙
关胜表示:“小弟不才,愿借五千军兵,不等他二将起行,先在凌州路上接住。他若肯降时,带上山来;若不肯投降,必当擒来, 奉献兄长,亦不须用众头领张弓挟矢,费力劳神。”从关胜的表态来看,显然对于凌州之战的前景非常乐观,认为可以轻松获胜。然而,在凌州之战的首战当中,关胜便遭到了魏定国的迎头痛击。
两军在凌州城下摆开阵势后,郝思文、宣赞出马对阵单廷珪和魏定国。经过几十回合的单挑后,魏定国与单廷珪拨马便走,郝、宣二人在后紧紧追赶。结果,二人中了埋伏,被生擒活捉。随后,二人率部发动进攻,将关胜杀得全无还手之力,只得仓皇逃窜。如果不是豹子头林冲、青面兽杨志率领援军赶到,关胜能够脱险都是一个巨大的问号。
如果说首战失利是因为关胜过于轻敌的话,在此后进行的第二次较量中,关胜终于见识了魏定国的真正实力。在这场战斗中,魏定国与关胜单挑了十个回合后拨马便走。关胜拍马便追,结果魏定国善用火攻的特点得以展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