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的王铎是什么人

admin 330 0

这份伟大的艺术成就,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的,却使也爱书法、写诗高产的乾隆帝质疑他身居要位恶而不务正业的忠诚度:纵有神笔美誉,纵有忧乐情怀,也替代不了他的政治作为。

他把大量的时间给了临创书法、写诗作文、游山玩水,既不像洪承畴那样为统一大业殚精竭虑,也不同于冯铨、金之俊为内政治理出谋划,完全是怠政不作为。

清朝的王铎是什么人

这些都受顺治帝礼遇或重用、为清朝一统天下建功立业的降臣,在一百多年后,都被乾隆帝嗤之以鼻,悉数打入“贰臣传”。乾隆帝认为曾祖父顺治帝之所以用他们,为“开创大一统之规模,自不得不加之录用”。他用近乎仇视的眼光,看待这些贰臣:“朕思此等大节有亏之人,不能念其建有勋绩,谅于生前;亦不能因其尚有后人,原于既死。今为准情酌理,自应于国史内另立《贰臣传》一门,将诸臣仕明及仕本朝名事迹,据实直书,使不能纤微隐饰,即所谓虽孝子慈孙百世不能改者……此实乃朕大中至正之心,为万世臣子植纲常!”(《明季贰臣传序》)

乾隆帝这么做,有自己的政治目的。他不好明说顺治帝崇汉抑满的是非观,而以此作铺垫,在此后不久,即乾隆四十三年,为遭顺治帝削爵戮尸的多尔衮正式平反,恢复睿亲王封号,评价其“定国开基,成一统之业,厥功最著”。

多尔衮身后荣辱,百年巨变,那是皇家内部争斗此起彼伏的结果。而贴在王铎等身上的贰臣标签,却因历史的存在而不可能被揭去。哪怕他因气节自亏抑郁而卒,纵然他的诗书名气再大、影响再久、成就再高,也无法改变屈节降清的事实。

这是王铎那一类人的不幸和悲哀。

当然,历史也不会因为那些贰臣的标签甚至烙印,而淡化他们为明清之际的社会秩序重建所贡献的大大小小的力量。

王铎虽政治作为不大,但他留下的笔墨还是当时文化史的一大亮点,这是附庸风雅、标榜文治的乾隆无法比拟、不无嫉妒的。

标签: 野史趣闻 奇闻趣事 野史杂闻 后宫野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