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此,所以行枷也叫“铁叶护身枷”。水浒中,林冲、武松等人被发配时,就是戴这种枷,只有七斤半重。比如林冲,他被发配到沧州时,当厅打一面“七斤半团头铁叶护身枷”戴了。
第四种:盘枷
行枷中有一种特殊的枷,叫“盘枷”,也就是水浒里提到过的“盘头枷”,。
“盘枷”出现于唐代,起初没有规定重量,到宋代时,仁宗规定重十斤。北宋末年,因为超重的盘枷很多,宋徽宗还特意下诏,规定“狱具盘枷,止重十斤”。盘枷是为方便犯人生活所制,所以是圆形,没有拐角,与圆盘相似,故名“盘枷”。这种圆形的枷,从唐代《佛说十王经》,明末绣像本《水浒传》中,都能看到。
盘枷重量也很轻,为了稳固,上面也会钉着铁叶,所以这种枷也叫“铁叶盘头枷”。
武松刺配恩州时,戴的就是“七斤半铁叶盘头枷”。卢俊义也曾戴铁叶盘头枷,不过,蔡九知府可能考虑到卢俊义武艺高,所以给他戴的是“二十斤铁叶盘头枷”。
《宋会要辑稿》中说过,因为当时只有“盘枷之制不着令式”,所以“天下有司常所用之”,其主要用于“县送徒于州,州送囚于他所”等。可以发现,盘枷也是犯人发配时所戴。
写在最后
《水浒传》里还提到过“枷号”,意思就是戴着枷示众,枷上还会写清犯人姓名、罪名,是一种精神方面的惩罚,能起到警戒众人的作用。李逵坐堂时,就曾让被告“枷号在衙门前示众”。
综上可以发现,不论长枷、方枷,还是行枷,都只是套着犯人的脖子,而不会套住双手。因为犯人在路上需要解决吃喝拉撒问题,若双手也被套住,就大为不便了。
还有,枷上会贴着写犯人名字、罪名和发配地的封皮。水浒中,蔡九知府第一次看到发配来的宋江时,就问他“为何枷上没了本州的封皮”,两个公人说被雨水淋湿弄掉了。其实古人早就考虑到了这种情况,押解犯人时,公人一路会带着多张封皮,每隔几天就会换掉。
明清时期的枷还有几种,比如可以两人、三人甚至五人共用的连枷,让犯人一直站立的立枷等。因水浒中没有提及,故而不再赘述。
大英博物馆十大镇馆之宝分别是什么?中国文物就有三件!
大英博物馆十大镇馆之宝分别是什么?中国文物就有三件!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观测网小编一起看一看。说到大英博物馆其实大家也知道的,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