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_水浒传中的刑具“枷”有几种?不同的“枷”分别有什么作用?

admin 413 0

插翅虎雷横被白秀英所告,结果被县令责罚,戴着长枷示众。雷横母亲前来探望,和白秀英争吵,白秀英怒极就上前打雷母。雷横一看,就用枷梢打白秀英,结果“一枷梢打个正着”,白秀英被打死了。

另外,解宝反出登州牢狱时,包节级迎面走来,“被解宝一枷梢打重”;一枝花蔡庆对卢俊义行刑时,“扶着枷梢”;史进在东平府越狱时,“只一枷梢”,打倒小节级。

因为枷梢较长,所以可以被当成武器使用。实际上,枷梢主要用来拉扯囚犯,或者把犯人头发绑在上面。有些枷梢上会有小孔,可以用来吊挂犯人,方便拷打刑讯。

从明代时,长枷逐渐减少,有些长枷两头齐平。《三才图会》中,还把长枷称之为“长板”。

第二种:方枷

清朝的“捐官制度”被后世诟病百年,看看西方学者是怎么评价这项制度的!

如果你活在清朝,家里又有不少钱,你又想当官,那么你完全可以通过一种“正规”渠道当上官,以此来避免难度堪比考清华北大的科举考试,这种

影视剧中,基本上都是方正的枷,这种枷叫“方枷”,没有枷梢。

明代初期,长枷与方枷并存,比如《大明会典》记载,洪武二十六年(公元1393年)时有规定,“刑部每年用长枷五百二十面……方枷二百六十面;都察院每年该用长枷一百二十面……方枷二百六十面”。

到明代后期,方枷越来越多,清代时则都是方枷了。水浒中,仅第36回的诗里有一句“方枷铁锁并临头,坐守行监不少休”,提到了“方枷”。

 

明代方枷尺寸如何?《三才图会》中有说到,而且说到了不同枷的重量。

枷制,长五尺五寸,头阔一尺五寸,以干木为之,死罪重二十五斤,徒流重二十斤,杖罪重十五斤。盖旧有长短而无轻重,自宋太宗始也,今从之。

这里的“枷”,指的就是方枷。从图中也能看出来,长枷也罢,方枷也罢,都只是套住脖子,不会像影视剧那样,连两手都套住。束缚手部的刑具,其实是“手杻”。

第三种:行枷

古代犯人坐牢和发配时,都会戴着枷,但形制不同。通常而言,坐牢时戴的枷重。

比如白胜被抓,就是戴“二十斤重死枷”;王婆下狱时,戴的是“重囚枷”;宋江写反诗,戴的是“二十五斤死囚枷”;解珍解宝被毛太公陷害,也是戴二十五斤死囚枷;柴进被高廉、殷天锡所诬陷,仍然是二十五斤死囚枷;卢俊义最倒霉,他下狱时,戴的是“一百斤死囚枷”。

但是,发配地通常很远,若戴几十斤的重枷,不可能走远。所以发配路上戴的枷通常很轻,这样方便行走,因此也叫“行枷”。水浒中,多次提到过行枷。

历史文化_水浒传中的刑具“枷”有几种?不同的“枷”分别有什么作用?  

武松就把这十两银子一发送了两个公人,再带上行枷,依旧贴了封皮。

另外,宋江、朱仝、王庆等人在发配路上,也都是戴行枷。

枷的长短已定,如何减轻重量呢?办法是减小枷木的厚度。但如果厚度太薄,枷可能不牢固,于是人们就会用铁叶钉在上面,辅助固定。

标签: 文史百科 历史文化 文史知识 古代历史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