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吐蕃王朝二百余年的历史上,如果噶尔家族自称权臣第二,没有人敢称第一。
作为出过5任大相的世家豪门,噶尔一门的弄权岁月,由禄东赞(噶尔·东赞宇松)而起。
禄东赞去世后,其二子赞悉若(噶尔·赞聂多布)、论钦陵(噶尔·钦陵赞卓)相继担任大相,掌控朝政长达五十年(649~698年)。
以至于,有学者干脆将噶尔家族掌权的历史时期,称之为“噶尔政权时期”或“噶尔专国时期”。
一、文治武功集于一身的禄东赞
禄东赞作为松赞干布最重要的大臣,在吐蕃的政治、经济、军事、法制、外交等方面,都做出重要的贡献。
甚至,在出使唐朝的过程中,李世民也发现他的才能,一度想以公主许婚的方式留下他。
《论公神道碑》记载:“时戎王遣相东赞来迎,不忒其仪,不愆[qiān]于素,召见顾问,进退合旨。诏以琅琊公主外孙女妻之。东赞自陈以本国有妻,又以赞普未谒公主,陪臣不敢先受殊宠。太宗嘉之,又奇其对,抚以厚恩,遂有归化之心。”
不过,即便此时禄东赞风头甚劲,但松赞干布尚在,他也不过只是帐下之臣。
如果不是松赞干布英年早逝,禄东赞也迎不来权臣岁月。
公元649年,松赞干布逝世,其子贡日贡赞先于父亲亡故,其孙芒松芒赞于继位。
当时,芒松芒赞尚在襁褓之中,自然不能处理国事,整个国家的大权便落入禄东赞之手。
《旧唐书·吐蕃传》载:“弄赞子早死,其孙继立,复号赞普,时年幼,国事皆委禄东赞”。
禄东赞也确实没辜负,松赞干布的托付。
他先是顺利帮助吐蕃王室,完成了赞普权位的交接。
要知道,每到赞普交替之时,吐蕃国内几乎都要乱上一阵子,但松赞干布身后的王位交接,却出奇的顺利。
这说明,禄东赞对国内的各大势力,都拥有极高的控制能力。
而后,在其担任大相的18年里,他对吐蕃进行了一系列政策调整,完美继承了松赞干布的帝国战略,甚至有所延展。
禄东赞任内政治建树太多,无法一一详谈,此处只简单罗列一些史料证据。
在内政方面:
藏文史料《大事记年》记载:“(唐永徽四年,653),大论东赞于“枯”定牛腿税”。(吐蕃王朝牧业税征收的开始)
(永徽五年,654),大论东赞于蒙布赛拉宗集会,区分“桂”(军户)、“庸”(民户),为大料集而始作户口清查。”(吐蕃王朝第一次人口和经济普查)
(永徽六年,655),大论东赞于“高尔地”写定法律条文。
656年(唐高宗显庆元年),大论东赞于“仄木”之玛尔地方征收牛腿税。(玛尔地方在今日喀则与阿里之间的西部边境,阿里地区第一次征收牧业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