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济尔哈朗排名在多尔衮之前,但多尔衮才识胆略都是济尔哈朗无法相比的。不久,多尔衮就将豪格废为庶人,稳定了政局,事实上成为了首席辅政大臣。
此后,清人入关定鼎中原,顺治皇帝加封多尔衮为“叔父摄政王”;等到清军“定江南”。在济尔哈朗等人的建议下,顺治改称多尔衮为“皇叔父摄政王”;随着清统一战争的顺利进行,功勋卓著的多尔衮最终由“皇叔父摄政王”一跃成为“皇父摄政王”。
据《清世宗实录》记载,日子一久,权倾朝野的多尔衮再次对皇权生出了觊觎之心,一天,他手中拿着一件黄马褂,问左右人自己是不是能穿?平素畏之如虎的诸位大臣,这时居然变得态度强硬,不约而同的“力争以为不可”。
忖度这则记载,多尔衮手中拿的黄色马褂应该是只有皇帝才可以穿的明黄色马褂。
哪怕是多尔衮把皇袍当成内裤穿,只要不露在外面,大家就会相安无事。倘若非要穿件黄马褂显摆,那就等于触碰了高压线了。
令人不解的是,据清代典章记载“皇帝行褂,色用石青”。行褂就是马褂,马褂不过是行褂的俗称而已。
皇帝居然不穿黄马褂?
而且,直到现在在故宫馆藏或者是清历代帝王画像中,都没有发现清帝穿黄马褂的蛛丝马迹。
丈八蛇矛是谁的武器?丈八蛇矛有多长?
《三国演义》中,丈八蛇矛是张飞使用的兵器,但丈八蛇矛的长度到底是一丈八尺,还是一丈八寸呢?如果是一丈八尺的话,丈八蛇矛长度大概是
这就令人费解了。
史料记载,黄马褂一开始就有明黄色、金黄色的区分。
清帝出巡狩猎时,随行的御前大臣、内大臣、内廷王大臣、侍卫什长,按例都穿明黄色的马褂;而随行的正黄旗官员,兵丁也穿黄马褂,不过他们的黄马褂颜色是金黄色的,以示有所区别。
原来,清代皇帝自己是不穿黄马褂的,最多,他们冬天穿的裘皮装会用明黄色的绸缎做里子。

当然,他们不穿,不等于其他人可以穿。
假如,清帝也穿着黄马褂去木兰围猎,远远看去一片“翔色”,倒也蔚为壮观,只是如此一来,又怎么能显出皇上的鹤立鸡群、与众不同呢?
就像不差钱的退休马老头,脚下蹬了一双老布鞋,口中啜着一根老冰棍,施施然混迹于身周穿各种品牌鞋的安保人员中,反而显得卓尔不群了。
同理,清代皇帝也不爱穿黄马褂,他们喜欢赏赐手下人穿黄马褂。至少,他们喜欢那些忠臣高耸尊臀,跪拜在自己脚下山呼万岁谢主隆恩的那种感觉。
有清一代,黄马褂只是天子近臣、近侍的专用服饰。因为难得,所以名贵,引无数官员竞折腰,以得到一件黄马褂穿为无上之荣耀。
对于官员们的这种心理,洞烛千里的清帝心底如明镜一样。为此,他们巧立名目,将赏赐黄马褂分为了赏“给”黄马褂和赏“穿”黄马褂。
虽然只是一字之差,其间距离却足足有孙猴子的一个跟头那么远。赏给的只有一件,不可以复制粘贴;而赏穿黄马褂,穿破了绝对不能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可以自己再制作新的黄马褂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