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马褂是清朝的一种官服,不少影视剧都把黄马褂的作用等同于免死金牌,那在历史上真是这样吗?原本只有皇帝身边的领侍卫内大臣和护军统领等人有资格服黄马褂,后来皇帝也会赏赐黄马褂给立有军工的功臣,不过平日穿着黄马褂也是有条件的,并不是想穿就能穿,而且黄马褂也没那么多免死的权利。其实在皇帝面前有时候免死金牌也不管用,那皇帝到底赋予了黄马褂哪些权利呢?

黄马褂大概是有清一代最为难得的衣着了,只有极少数人才可以穿。穿黄马褂的人,就和将内裤外穿的超人一样拉风、酷炫、屌炸天,寻常百姓只能眼巴巴景仰的份。穿了黄马褂,就可以横行无忌,视规矩如无物,有司还得行注目礼;穿了黄马褂,就可以目无法纪欺压良善,吃瓜群众敢怒不敢言。
黄马褂为什么就这么牛呢?
马褂、马褂、自然是骑马人穿的褂子,只是看名目就知道是与三十亩地一头牛的百姓无缘。
黄马褂之所以牛皮闪闪,除了便于骑射之外,最主要的就是它与崇高神圣不可侵犯的皇权有染。
如果以为黄马褂就是黄色的马褂,那就大错特错了。清代服制龟腚,黄色有明黄(淡黄、也称为鹅黄)、金黄(深黄)、杏黄(黄的发红)等多种区别。
理论上讲,明黄马褂、金黄马褂、杏黄马褂都是黄马褂,而且黄马褂真的有明黄色、金黄色之分。这其中,真正牛皮的是御赐黄马褂。
为什么会如此呢?
众所周知,满洲人起于白山黑水间,以八旗劲旅定鼎中原的。这八旗分别为正黄旗、镶黄旗、正白旗、镶白旗、正蓝旗、镶蓝旗、正红旗、镶红旗。八旗又分为上三旗与下五旗,上三旗为镶黄旗、正黄旗、正白旗,其中镶黄旗与正黄旗是由皇家自己统领的,正白旗则是在多尔衮任摄政王主政之时刻意将自己统领的正白旗地位拔高的。

一开始,黄色就是满洲人眼中最高贵的。
努尔哈赤是镶黄旗旗主,因此镶黄旗顺理成章成了八旗之首。顺治小皇帝入中原时,其余各旗旗主自然是扈从。大家都是骑着马出关的,所以这些扈从官员无一例外都穿着马褂,而且严格按照各旗旗色制作。
满洲人只有区区数万人,居然就能将大明王朝打的束手无策,眼见着就要突破明廷防线,皇太极大概是太过兴奋,结果乐极生悲——暴毙了。因为死的太过突然,没有留下遗言,因此有条件上位的豪格与多尔衮二人对皇权展开了激烈的争夺。
豪格虽然是皇太极长子却非嫡子。多尔衮是皇太极的弟弟,虽然战功显赫才干超群,在兄弟中却排行十四。
因此,豪格与多尔衮暗中争得不可开交,可是拿到桌面上摆开来谈的时候,两个人却不约而同的惺惺作态表示谦逊。
先是,豪格以“德小福薄”为由“固辞退出”,将了多尔衮一军。多尔衮眼见自己成了众矢之的,转而推举皇太极六岁的儿子福临继大位。
在皇太极时期就“赞助内政,越既有年”,积累了丰富政治斗争经验的孝庄明白多尔衮如此只是权宜之计,于是顺水推舟,提议由郑亲王济尔哈朗、睿亲王多尔衮二人共同辅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