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名将韦皋,他的一生都有哪些成就?

admin 285 0

西川拥有成都平原这样的天府之地,农业生产条件优越,"山林泽渔,园菜果瓜靡不有焉",又有都江堰这样的水利枢纽,特产比较丰富。韦皋在任时,大力推广水稻的间作和复种技术,大力兴修水利工程,大大提高了西川地区的粮食产量,使得成都平原生产出来的粮食不仅能够满足西川人民的需要,还能支援其他地区。他在少数民族地区推广农业生产技术,给少数民族群众发放粮食种子,将官府的耕牛无偿提供给少数民族农民使用,并教导他们种植茶叶和橘子、荔枝等经济作物。在韦皋的推动下,西川地区所产的蜀茶"南走北越,北临五湖,岁产数百万斤",大大推动了西川地区的经济发展。

西川地区是中国丝绸的发源地之一,成都的蜀锦早在战国时就闻名天下。蜀锦质地厚重,艳美华丽,历代一直都是贡品。韦皋镇蜀时,大力支持发展丝织业,使得成都很快恢复了每年进贡春彩十万匹的能力。在士兵婚丧之时,韦皋都以蜀锦织成的新服赏赐给士兵,用这种奖励行动去刺激丝织业的发展。

韦皋还对西川的商业进行了规划,一方面为商人们开辟商道,另一方面鼓励全国的商人来蜀进行贸易。韦皋镇蜀时,西川的丝织品、茶叶、药材既可以通过北丝绸之路源源不断的销往西域,又能通过南丝绸之路销往印度和南亚地区。

唐朝名将韦皋,他的一生都有哪些成就?  

韦皋久居成都,对成都的经济发展也尽心尽力,在成都万里桥成立了南市,将这里发展成商业中心。这里正月有灯市,二用有花市,三月有蚕市,四月有锦市,使成都成为仅次于长安、洛阳的新一线城市,与扬州并称商业之都,有"扬一益二"之誉。

韦皋出身名门,文化素质很高,也很注意选拔人材。他的西川幕府中,有不少才能之士,形成了一个领导西南地区的精英团队。其中著名的文人有房式、独孤密、段文昌、郗士美等人,这些人都是后来中晚唐政坛的名人。其中段文昌、房式都担任过宰相,独孤密、王纬、许孟容也都担任过刺史或者节度使。

唐代著名女诗人薛涛与韦皋的故事更是脍炙人口。薛涛与刘采春,鱼玄机,李冶,并称唐朝四大女诗人,号为"女校书"。她早年丧父,迫于生计,委身于成都的教坊之中。她在一次酒宴中与韦皋相识,韦皋让薛涛即席赋诗,薛涛提笔写就《谒巫山庙》:"朝朝夜夜阳台下,为雨为云楚国亡;惆怅庙前多少柳,春来空斗画眉长。"韦皋看罢,拍案叫绝,从此薛涛成为韦皋的红颜知己。韦皋经常将薛涛接入府中,让她参与一些案牍工作。薛涛写出的公文来不但富于文采,而且细致认真,很少出错。韦皋大为叹服,上书请朝廷任命薛涛为"校书郎",虽然因为历史上没有过女子担任过校书郎一职,未能得到朝廷的批准,但这段千古佳话却被流传至今。

西川在韦皋的领导下,扭转了人们心目中"边瘅之地"的印象,呈现出一派生机。以韦皋为首的精英领导班子为优秀人才提供了实现抱负的舞台,带动了西川的文化、经济向前发展,实现了与西南少数民族群众的和平共处,加强了与南诏国的关系,达成了韦皋"西川大治"的理想。

标签: 历史故事 历史解密 历史知识 古代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