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兆韦氏是唐朝最重要的士族家族之一。唐朝韦家出了20位宰相,影响遍及全国,民间有俗语"城南韦杜,去天尺五"。有这么强大的家族做后盾,能力极强的韦皋很快得到晋升,担任了监察御史。
唐德宗时,受凤翔节度使张镒举荐,韦皋成为凤翔营田判官,开启了他的从军生涯。泾原兵变时,张镒被凤翔兵马使李楚琳杀害,李楚琳裹挟凤翔镇将领准备投朱泚。韦皋将计就计,假装归顺,设计擒杀了李楚琳的党羽苏玉和云光之,夺取了陇州的控制权,并向吐蕃救援,平定了李楚琳的叛乱。事后韦皋被唐德宗授予奉义军节度使兼陇州刺史,以表彰他的功绩。
韦皋是在原西川节度使张廷赏升任中书门下平章事的情况下,接任西川节度使一职的。这利益于德宗对他的信任,也利益于他和朝臣的良好关系,更利益于韦氏家族的影响力。
在李楚琳之变中,韦皋表现出了对唐室的忠诚,成为天下节帅的榜样。韦皋起于文官,但是在凤翔担任判官期间,主管屯田事务,收效很大,成功的解决了凤翔将士的军需。在李楚琳叛乱时,又能挺身而出,挫败叛将的阴谋,是一个文武双全的官员,也得到了德宗的肯定。韦皋又是原西川节度使张廷赏的女婿,张廷赏升任宰相后,对韦皋的举荐不遗余力,且其旧部也都表示出了对韦皋的拥护和欢迎。韦氏家族又在朝中势力很大,很多官员都是韦家的故旧门生,这些人对韦皋都表示出了极大的支持。所以韦皋出镇西川,是当时最好的选择,事后来看,也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三、韦皋对吐蕃的打击
西川南接南诏,西临吐蕃,境内少数民族众多,社会环境复杂,且民风强悍,没有几分本领,是无法在这里建功立业的。
韦皋来到西川时,面临的局面也很严峻。经过吐蕃多年蚕食,此时西川的西山地区和黎州、泸州的南部都被吐蕃人占领,要想保证西川的安全,就需要制定抗击吐蕃的战略。
初到西川的韦皋对面临的局面也很清楚,他先将西川地区的人事权牢牢抓在手中,对前几任节度使的政策进行梳理,"补前人之漏略,极当时之能事",防止人才流失,保证政策的延续性。
历史上的司马懿和张春花是什么样的 司马懿晚年为何会讨厌这个老婆
今天历史观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张春华和司马懿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西川是唐朝西南屏障,唐朝统治者需要西川去防御吐蕃,但又不希望出现一个强大的、中央政府无法控制的西川。唐朝将剑南道一分为二,也是想让东川和西川相互制约,相互牵制。在划分东西川时,将相对比较富庶的成都平原划给了西川,但把西川出川的要道金牛道却划给了东川。金牛道包括其中的剑阁,历来是入川的咽喉和门户,即便西川想要反叛,只要东川能够掌握在朝廷手中,西川便孤立无援,无法持久。更何况西川的物资运输,全部要经过这条金牛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