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鼎鼎大名的才子解缙,为何会被废黜两次?

admin 277 0

解缙在永乐朝深得朱棣器重,后来还成为了内阁首辅。朱棣因为得位不正,所以很是希望向天下人彰显自己的文韬武略,在方面,主要是五征漠北;在文的方面,则是编纂《永乐大典》,因为解缙的才华横溢,他便负责了此次的编纂任务,由是,朱棣对他越加器重,升任其为右春坊大学士,成为了内阁首辅。此时也是解缙官场最得意之时。

明朝鼎鼎大名的才子解缙,为何会被废黜两次?  

只不过在特意之时,解缙也替自己的未来打起了小算盘,毕竟朱棣迟早是要死的,在永乐朝能受宠,在下一朝可就不一定了,经过自己的考察和盘算,解缙把自己的全部筹码压到了皇长子朱高炽身上。

在朱棣心中,立谁为太子一直犹豫不定,因为他不太喜欢朱高炽,更喜欢次子朱高煦,因为朱高煦更像他,这也是后来朱高煦一直敢和大哥一家争皇位的原因,而按照嫡长子制,肯定要立朱高炽,更何况朱高炽还是朱元璋钦点的燕王世子,所以,朱棣一时间很难决策。

当时,朱棣还特意找解缙商量此事,解缙肯定选朱高炽,但朱棣好像也点儿不大愿意,解缙灵机一动,说了一句“好圣孙”算是坚定了朱棣立朱高炽为太子的决心。

但是朱高炽、朱高煦两兄弟的皇位之争并没有因为选定了太子而告一段落,而是愈演愈烈,朱高煦一党势力甚至一度超过了太子党,解缙实在看不下去了,便利用自己的职务之便,在朱棣面前打起了朱高煦的小报告,说他的坏话。

朱高煦也早就对解缙不满了,当初要不是因为解缙的一句话“好圣孙”,做太子的就可能是他,所以他把解缙视为继朱高炽之后的第二号敌人,每次在朱棣面前打小报告说朱高炽坏话的时候,总没忘记捎带两句说说解缙的坏话。

都说皇家是非多,解缙偏不信这个邪,偏要掺和进去,解缙多次在朱棣面前打小报告说朱高煦坏话,引得朱棣非常不满,但因此时解缙还身兼编纂《永乐大典》的重任,解缙只好隐忍不发。

明朝鼎鼎大名的才子解缙,为何会被废黜两次?  

永乐五年,《永乐大典》基本完成,解缙也随之被贬到了广西。永乐八年,解缙入朝奏事,此时,朱棣并不在京城,解缙便只拜见了太子朱高炽便回去了,朱高煦又抓住了机会在朱棣面前说解缙的坏话,说他私通太子,朱棣大怒将其下狱。

公元1410年,41岁的解缙又再次落马,而这一切的源头都是因为他打小报告,因为打小报告失去了朱棣信任,得罪了汉王朱高煦,最后丢掉了大好前程。

永乐十三年的一天,朱棣突然想起了解缙,便随口问了句看管他的锦衣卫纪刚,“解缙还在吗?”,纪纲经过一番揣摩,回去后将解缙灌醉,并把他埋入雪地给冻死了。

这一年解缙46岁,因朱棣的一句话,丢掉了性命。

李景隆:看似草包,其实是个具备深厚演技功底的无间道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历史观测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李景隆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

标签: 历史故事 历史解密 历史知识 古代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