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广利征讨大宛不战而胜,为何却被称为“庸将”呢?

admin 373 0

消息传至长安,武帝大怒,正好想让李夫人兄弟尊贵,便命李广利为将军,率兵远征大宛,以便立功封侯。此次远征,主要在夺取大宛贰师城的宝马,故号李广利为贰师将军,表示志在必得。 武帝太初元年,即公元前1O4年,李广利率领骑兵六千,步卒数万,远征大宛。出了玉门关,进入西域地区,所路经的一些小国,见汉兵到来,都紧闭城门,不给汉军食物。汉军缺乏粮草,便沿途攻打城池。攻下了,就能取得粮草,供士卒马匹食用;攻不下,略盘桓数日,继续前进。一路之上,战死的饿死的很多,到达大宛的郁成时,士卒仅剩下数千人,而且都饥饿之极,疲劳不堪,一个个面黄肌瘦,精疲力尽。李广利指挥军队攻打郁成城。经一再调遣士卒强攻猛打,对方防守严密,均不得手,伤亡甚众。李广利考虑到郁成城尚且攻不下来,又怎么能攻破大宛的王都呢?而且士卒越来越少,既无兵员的补充,又无粮草的接济,便决定撤军。部队回到敦煌,往来时间共两年,所剩下的士卒才及出发时数万的十分之一二,损失极为惨重。 李广利驻军敦煌,向武帝上书说:“道路遥远,缺乏粮草,士卒不忧虑战斗而忧虑饥饿。所剩下的士卒不多,难以攻下大宛的王都。请求暂且修整.等待补充兵力后再去攻打。” 汉武帝接到李广利所上之书,极为愤怒,派出使者把守在玉门关,传令道:“军队有敢进人关的,斩首。”李广利闻令恐惧,不敢入玉门关,只得驻扎在敦煌。第一次远征大宛,就这样因轻率出师及指挥不力以惨败告终。

太初三年,李广利再奉命率大军远征大宛。武帝鉴于上次征大宛的惨败,这次则作了周密的部署。随李广利远征的大军有六万人,还有许多私自跟随大军一道.出征的不在六万之数,又有牛十万头,马三万匹,驴和骆驼以万数。粮草充实,戈矛齐备,弓弩甚设,能满足部队军需上的一切需要。另外征调十八万士卒,布防在酒泉和张掖以北,新设置居延和体屠两个军事据点,一方面防匈奴的入侵,切断大军的补给钱,一方面作为远征的后援部队,便于接应。又征调了许多民夫,为大军运送粮草。整个河西走廊都沸腾起来了,真个是悬旌千里,云辎万乘,天下震动。李广利率大军从敦煌出发,挥师西进。士卒前进的虎步,令戈壁抖颤;铁骑蹴起的尘沙,使天山雪暗。刀光闪射,与日色相辉映;鼓声轰呜,如雷霆震碧空。赫赫烈烈,地动山摇。大军所过之处,西域各国城门大开,隆重迎接,为士卒供给酒食,为牛马调拨草料。汉兵也不侵扰百姓,士民安居,鸡犬不惊,而且街市比过去更热闹,商肆比往日更兴隆。

标签: 中国战争 战争历史 古代战争 近代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