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廷敬是什么人?康熙真的特别器重他吗?

admin 259 0

你们知道陈廷敬是什么人吗,接下来历史观测网小编为您讲解

陈廷敬是一个著名的清官能臣,深得帝的信任。康熙四十九年十一月,陈廷敬因耳疾乞休,被允准。没过半年,康熙帝又将他召回入值南书房。

十个月后,陈廷敬病逝,康熙帝派皇三子、诚亲王胤祉率大臣侍卫前往奠酒,送去一千两白银治丧,并命各院部满、汉大臣凭吊。康熙帝还给内阁和礼部做出批示:“陈廷敬夙侍讲幄,简任纶扉,恪慎清勤,始终一节。学问淹洽,文采优长。予告之后,朕眷注尤殷。留京修书,仍预机务。尚期长享遐龄,以承宠渥。遽尔病逝,深为轸恻!”(《清史列传·陈廷敬传》)除了“赐祭葬如典礼”,还“加祭一次,谥曰文贞”。

这些看似客套,但可见康熙帝对他很有感情,并以“ 宽大老成,几近完人”,作为对他的盖棺论定,与康熙说他曾最倚重的“索额图诚本朝第一罪人也”(《清史稿·索额图传》),霄壤之别。

陈廷敬是什么人?康熙真的特别器重他吗?

后世对陈廷敬的评价向来很高,谈他的清正廉洁,论他的体恤百姓。尤其是王跃文在小说《大清相国》中说:“ 清官多酷,陈廷敬是清官,却宅心仁厚;好官多庸,陈廷敬是好官,却精明强干;能官多专,陈廷敬是能官,却从善如流;德官多懦,陈廷敬是德官,却不乏铁腕。”电视剧《于成龙》渲染,若非陈廷敬在那个君王如虎、同僚似狼的权斗年代,鼎力相助,天下第一廉吏就得换人了。

陈廷敬对于康熙中期的廉政建设,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他以身作则,掌户部秉公理财,主吏部荐贤举能,管都察院依法监督,且对家人严格要求,堪称是一代清官、廉吏、能臣的楷模。

陈廷敬作为生于明崇祯十二年的山西人,十五年中进士,改庶吉士。他的政治表现主要在康熙朝的前五十一年里。

他的政治履历上写道:顺治“十八年,充会试同考官,寻授秘书院检讨”(《清史稿·陈廷敬》),顺治帝正月驾崩,这次会试是在继位之初,还未改元而已。

这一年,陈廷敬二十二岁。陈廷敬一生有过二十八次升迁或调动,创造了中国历史上官员任职的一大奇迹。

2

康熙元年,陈廷敬告假归里,四年补秘书院检讨原官。复出的陈廷敬做过国子监司业、翰林院侍讲学士。康熙十一年,他出任日讲起居注官,成为了青年天子的老师。康熙帝称“每日进讲,启迪朕心,甚有裨益”(《清史列传·陈廷敬传》)。

陈廷敬是什么人?康熙真的特别器重他吗?

康熙帝给陈师傅安排了不少新职务,如武会试副考官,如经筵讲官,如翰林院掌院学士,如进南书房为皇帝的顾问。

康熙十七年,陈母去世,康熙帝派两名学士前往慰问,赐祭茶酒,并谕告礼部说陈廷敬侍从勤劳,给其母以学士品级赏赐抚恤。两年后,陈守孝期满,复任原职。

康熙二十一年,陈廷敬任会试副考官,第二年出任礼部侍郎。一年后,陈廷敬授吏部右侍郎,兼管户部钱法。他疏请改官钱以杜私铸,免铜税便民采矿。

康熙二十三年九月,陈廷敬被擢升左都御史,从一品。他成为了部院大臣。

标签: 野史趣闻 奇闻趣事 野史杂闻 后宫野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