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起兵到建国,李渊是如何只用一年时间就做到这些的?

admin 390 0

你们知道为何能成功吗,接下来历史观测网小编为您讲解。

唐高祖李渊,出身于关陇贵族世家,其高祖父李熙在北魏时代担任金门镇将,镇守武川镇,成为地方权势力量。其祖父李虎为西魏最高军事将领八大柱国之一,成为统治阶级核心成员,北周时代,被封为唐国公。李渊的父亲李承袭唐国公爵位,官至北周安州总管、柱国大将军。

政治上讲究联姻,李渊的母亲与北周明帝的独孤皇后、隋文帝的独孤皇后,均为北周八柱国之一的独孤信之女,而李渊的妻子窦氏则是隋朝定州总管神武公窦毅之女,而这个窦氏的母亲,则是北周武帝的姐姐襄阳长公主。

由此可见,李渊的出身那是绝对的高贵,他从祖上三代以来,就是西魏、北周和隋朝的大贵族,特别是与北周、隋朝的上层统治集团有着密切关系。

从起兵到建国,李渊是如何只用一年时间就做到这些的?

李渊身为长子,幼年便承袭了唐国公爵位,长期镇守在山西一带。

隋朝末年,农民大起义燎原四起,盛极一时的隋王朝,呈现土崩瓦解之态。此时,各地的官员贵族们,早把什么“忠义”两字抛在九霄云外,一心争雄天下,如幽州总管罗艺、朔方总管梁师都,马邑豪强刘武周、金城豪强薛举、武威豪强李轨等,纷纷打出反隋的旗号,建立割据政权。

李渊作为隋炀帝的表兄弟,对隋朝同样也没有什么忠心可言。

“忠心”这种东西,只在统治者能够牢固控制时局时,才能有资格去要求臣下,否则,就免谈。

大业十一年(公元615年),隋炀帝任命李渊为山西、河东抚慰大使,统率河东兵马镇压当地的农民起义,他出色地完成了任务,控制了当地的局势。大业十三年(公元617年),他又被任命为太原留守,成为当地最高军政长官,担负北御突厥,镇守北方门户的重任。

从起兵到建国,李渊是如何只用一年时间就做到这些的?

可是隋炀帝对自己的这位表兄弟并不放心,心存猜忌,派出王威、高君雅做太原副留守,明为李渊的副手,实则是监视他的一举一动。

隋朝的灭亡趋,李渊看得清清楚楚楚,他也是有野心的人,面对这种动荡的时局,他早早就做好了准备:表面佯装沉迷酒色,暗中却招纳豪杰,收买人心,特别是隋朝的一些有能力的官员,都暗中投奔李渊,如隋右勋卫长孙顺德、右勋侍刘弘基,左亲卫窦琮,晋阳令刘文静等。

大业十三年,刘武周在马邑起兵,自称天子,率兵南下,占据隋朝汾阳宫,对太原城构成严重威胁。

李渊随趁势以“抵抗刘武周和突厥”为名,公开招兵买马,扩充力量。

揭秘埃及木乃伊咒语未解之谜,木乃伊咒语真的灵验吗?

当年夏天,瓦岗寨农民起义军包围东都洛阳,隋炀帝又远在江都,关中空虚,李渊认为取代隋朝的时机已经成熟,他除掉心腹大患王威、高君雅后,派刘文静联络突厥,向突厥称臣纳贡,以消除隐患。

标签: 野史趣闻 奇闻趣事 野史杂闻 后宫野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