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虑封刚猛,易世之后终难制御,劝先主因此除之”。在诸葛亮看来,刘封如此刚猛难制,日后必成大患。刘备在时还好说,一旦病故不在了,便很有可能面临诸葛亮、刘禅与刘封对峙的局面。届时,不论谁胜谁负(几乎一定是刘禅胜出),刘备集团都不可避免地遭受重挫。既然如此,不若趁此机会赐死刘封,以消弭刘禅日后“杀兄”的恶名。

如果当时刘备尚且年轻力壮,或许会不以为然,但此时的刘备已经年近六十、垂垂老矣,不得不为身后之事开始考虑了。最终,刘封被刘备下令自裁。然而可笑的是,此时的刘封不仅未能醒悟自身的致命弱点,反而大呼“恨不用孟子度之言”,徒增耻笑。所谓孟子度,即为孟达,刘封所言是指当初孟达攻打东三郡时对其作出的劝降之言。此言一出,“先主为之流涕”,刘备更加清楚诸葛亮谏言的准确。
也有一种观点认为,刘封之所以不愿意出兵援助关羽,是因为他与孟达关系不和,故而害怕离开上庸以后便失去了对后者的制约,同时亦不愿孟达独自出兵立功。然而,这恰恰说明了刘封在拥有“刘备义子”特殊身份的情况下,对同僚和下属关系的处理上做得非常差劲、矛盾激烈。
所以,刘备赐死刘封的直接原因是他“逼反孟达”和“不救关羽”,然而他不识大局、不懂政治的性情才是刘备顾虑的重点。
揭秘埃及木乃伊咒语未解之谜,木乃伊咒语真的灵验吗?
版权声明:部分文章来源网络,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