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这里是历史观测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襄樊之战的故事,欢迎关注哦。
汉朝末年,皇权衰落,群雄割据。挟天子以令诸侯,刘备虎踞益州以匡扶汉室,秉承父兄基业于江东。及至公元220年,曹操病故、曹丕掌管大权,汉献帝刘协禅让于曹丕,汉朝覆灭,三国时期到来。
曹丕称帝的次年,刘备以汉室宗亲的身份重塑汉朝,并在成都称帝,史称蜀汉(又称“季汉”)。同年,刘备为夺回荆州、报之仇,举国之力、亲率大军讨伐孙吴。
事实上,在此之前刘备已经在诸葛亮的建议下赐死了未能出兵援助关羽的义子刘封。那么,以“弘毅宽厚,知人待士”闻名遐迩的汉昭烈帝,为何一定要对自己的义子痛下杀手呢?这就需要从关羽败亡前后的经过,以及刘封在蜀汉政治集团中的位置开始说起了。

许多认为,刘备诛杀刘封的最主要原因是因为他在襄樊之战期间拒绝救助关羽,从而导致关羽陷于腹背受敌之境,被俘身亡。然而问题是当时拒绝援助关羽的并非刘封一人,协助其驻守东三郡的还有后来投靠曹魏、并引曹军夺取了东三郡的孟达。要知道,当孟达反叛降曹之后,刘备并未迁怒其家人。这也就是说,并不存在刘备因不救关羽而盛怒杀人的可能。
那么,既然对待一个性质恶劣程度远胜于刘封、且与自己并未太深关系的孟达,都能以一个相对平稳的心去处理,又怎会在面对身为义子的刘封反而失去了理智呢?所以,促使刘备最后下定决心赐死刘封的必定另有原因。
从起兵到建国,李渊是如何只用一年时间就做到这些的?
据《三国志·刘封传》记载:“封既至,先主责封之侵陵达,又不救羽”。刘备对刘封“欺凌孟达以至于其反叛”和“不救关羽”两件事情进行了严厉责问,却对东三郡领土的丢失浑然未提。也就是说,在刘备心中领土的丢失远远比不上部众的损失,毕竟前者有太多客观因素、后者却完全是由刘封的主观失误导致的。

其实,刘封在逼反孟达和不救关羽两件事情上的主观因素是一样的,那就是性情刚猛、桀骜不驯,未把这二人放在眼里。也正因如此,最终给刘封招来了杀身之祸。需知当初派刘封镇守的东三郡,可是连接荆益的枢纽,这也符合诸葛亮《隆中对》的战略部署。造成如此巨大的损失,其背后的根本原因却仅仅在于守将刘封的眼高手低、狂悖无知,更为重要的是他名义上还是刘备的子嗣。于是,在诸葛亮的提醒下,刘备意识到了一个巨大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