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继给隆科多之前,也就是雍正元年,时任监察御史的年熙给雍正皇帝上书:山西、陕西的乐户(世代为倡优)原本都是建文帝忠臣之后,在“靖难之役”中对抗朱棣,本人身死,妻女都被罚入教坊司充当官妓,世代相传,永为贱民。
古代战车作为武器威力有多大?24米高的战车如何打仗?
在中国古代的战争当中,战车一直都有着重要的作用,而在行军打仗的时候战车一般分成两种,一种是用来进攻的,后一种就是,部队用来运送粮草
年熙在盛赞雍正仁德的同时,也替那些忠臣之后鸣冤:忠义之后如此沉沦,没有机会重新做人,希望圣上开豁她们的贱籍,准许她们改业从良。
雍正皇帝看后表示赞同——有传言说雍正在潜邸的时候,也从钟情于贱籍女子。
读者诸君都知道,雍正皇帝做事一向不喜欢拖泥带水,他由乐户想到其他贱籍,觉得应该一视同仁统统豁免。
在清朝乃至清朝以前,不同地域有不同的贱籍,比如山西陕西有乐户,江南有丐户,浙江有惰民,这些人都是不许读书做官的贱民。
雍正皇帝大笔一挥:统统豁免贱籍,往后跟士农工商一样待遇。
但是雍正皇帝的谕旨在太子太保、署理都察院事、兼管翰林院掌院学士事(后加官军机大臣,成了真宰相)的户部尚书张廷玉那里受到了阻力,于是君臣二人妥协之后折中:贱籍全部开豁,但是他们的子孙要到三代以后才可以参加科举考试,前提是三代之内没有人继续当倡优。
雍正对倡优的贱籍进行开豁,但并不允许他们乱说乱动。清朝礼亲王昭梿在他的《啸亭杂录》里,就记载了“世宗(雍正庙号世宗,谥号宪皇帝)杖杀优伶”:
世宗万几之暇,罕御声色。偶观杂剧,有演《绣襦》院本《郑儋打子》之剧,曲伎俱佳,上喜赐食。其伶偶问今常州守为谁者(戏中郑儋乃常州刺史),上勃然大怒曰:“汝优伶贱辈,何可擅问官守?其风实不可长。”因将其立毙杖下,其严明也若此。
很多人据此说雍正刻薄寡恩,但是细细想来,雍正这样做并没有什么大错,上学的时候咱们都学过《五代史伶官传序》,那里面后唐庄宗李存勖的教训是惨痛的:“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倡优被雍正开豁贱籍,有了平民身份,但并不能干预朝政,这种情况到了咸丰同治光绪年间,又发生了根本改变,促成这个改变的,就是那个慈禧太后,他丈夫咸丰皇帝也不怎么样:与大臣(陆懋宗)为了一个优伶(男的)争风吃醋。
从慈禧掌权开始,倡优伶人才算一跃而成人上之人,不但普通贵妇闺秀颠倒痴迷,就是王公大臣也学着粉墨登场,不会唱几句岔曲,想当知府道台乃至将军都统都很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