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百科_帽子的作用有哪些?各个朝代君与臣的帽子有什么特点和寓意?

admin 272 0

西域都护府是什么时候建立的?好不容易收复的地盘刘秀为何放弃?

从汉朝开始设置的西域都护府开始,西域就是妥妥的中原王朝的领土。只不过因为民族众多、形式复杂没有设置郡县直接统治,而是采用都护

文史百科_帽子的作用有哪些?各个朝代君与臣的帽子有什么特点和寓意?  

宋朝君臣都戴平角幞头,又叫展角幞头。据说展角幞头是宋太祖创制的,目的是防止官员交头接耳,维护朝堂秩序。皇帝有时还会戴角向上弯的幞头。

元朝时君臣公服所用的幞头都为漆纱展角幞头,形制与宋朝展角幞头相似。元朝百官的公服使用幞头,也是沿用宋朝展角幞头的形制。

明朝又对幞头进行改进,都是用黑纱制成,但君臣使用的冠制出现区别。皇帝与皇太子亲王以下的常服冠都用翼善冠。百官的常服冠称为乌纱帽。

  

翼善冠

到了清朝,由于少数民族的特殊性“顶戴花翎”代替了幞头,成为了君臣主用帽子。虽然样子换了,但依然继承了幞头公常服的职能,所以我们也可以把它看做清朝的“幞头”,也可以说是幞头与冠的结合体。

清朝的顶戴花翎主要有顶戴和花翎两部分组成,顶戴通过冠上的饰物来区分等级,而花翎则是根据孔雀翎的眼数,不过不是所有人都可以使用花翎,使用者多为武职,高级的花翎上有眼数,有单眼、双眼、三眼之别,眼多者为贵。

文史百科_帽子的作用有哪些?各个朝代君与臣的帽子有什么特点和寓意?  

顶戴花翎

其实清朝品官大部分都不能佩戴花翎,所以清朝文武大臣主要靠冠顶的饰物与顶座的材质来分,也是“以品分等”,但分级增多,共分为九级。

文史百科_帽子的作用有哪些?各个朝代君与臣的帽子有什么特点和寓意?  

清朝百官朝冠分等 资料来源《清史稿》

仅从清朝的顶戴花翎上看,就会发现中国封建王朝的君臣的“帽子”发展到清朝,已经非常完备了,无论是从规范性,还是等级上都非常成熟了。

通过以上对封建王朝君臣群体的冠与幞头发展我们可以看出,帽子具有强烈而鲜明凸显身份和等级得政治功能特点。

总结其规律可以分成“君臣相通”和“君尊臣卑”两个特点。

“君臣相通”是指君臣帽子在形制方面有相通性和群体身份一致性。例如秦汉时君臣都戴高山冠、从北周到明代朝君臣都戴幞头,清朝君臣都戴顶戴花翎帽。帽子形制种类也越变越少,变得趋于统一。

“君臣尊卑”是指君臣的帽子在样式、分等变化体现等级方面的差异性。如秦汉开始通天冠开始成为帝王独用冠,幞头的发展也从开始的君臣一致,变为明朝时的皇帝独有的翼善冠和大臣乌纱帽的差别,清朝的顶戴花翎靠饰物不同皇帝和大臣也有了严格的区分。

 

标签: 文史百科 历史文化 文史知识 古代历史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