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_清朝的“捐官制度”被后世诟病百年,看看西方学者是怎么评价这项制度的!

admin 588 0

不过浪漫的法国人显然与保守中庸的中国人不同。中国的捐官制度长期以来都是贩卖虚职,直到清朝才开始大规模贩卖实权官职。法国人才懒得管什么实职虚职,拥有审判权的法官,拥有指挥权的军官,只要能赚钱,统统拿来卖!昨天还和你吹牛的酒鬼朋友,今天就可能站在法庭上判你死刑,想想就刺激。

大英博物馆十大镇馆之宝分别是什么?中国文物就有三件!

大英博物馆十大镇馆之宝分别是什么?中国文物就有三件!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观测网小编一起看一看。说到大英博物馆其实大家也知道的,这个

而卖官收入甚至一度占到了法国财政收入的51%,堪称法兰西经济支柱产业。伏尔泰在《巴黎高等法院史》中说的“资产者崇慕虚荣,购买新设的官职”就是这一现象的真实写照。

历史文化_清朝的“捐官制度”被后世诟病百年,看看西方学者是怎么评价这项制度的!  

曾经的法国法官都是买来的

而更匪夷所思的是,欧洲学者对于翻版的“捐官制度”不像国内那样全盘否定,甚至还有不少人对这一制度大为赞赏!

例如学者罗伯特狄赛孟认为“官职买卖是一种公共借贷形式,而非腐败”。

而一位名叫托克维尔讲到:“卖官鬻爵往往是有益的,因为好的司法的首要条件即是法官完全独立。”

学者帕热斯甚至认为“卖官制度”很先进,因为“它有利于低等阶级向上攀升,有助于领导阶层的新陈代谢,资产阶级因此能够行使公共权力并积极支持绝对君主制”。

而大多欧洲学者们的逻辑则是因为司法界的职位都用来卖了,所以国王就逐渐丧失了对司法界的控制,这样法国司法界就逐渐脱离了封建专制的控制,促进了资产阶级的发展,在当时是一种“先进的制度”。

历史文化_清朝的“捐官制度”被后世诟病百年,看看西方学者是怎么评价这项制度的!  

中西方思维真的差距这么大吗?非也!欧洲学者这么说是因为捐纳的思想直到今天还存留在欧洲的社会体系中,欧美学界受到的影响尤其大。

虽然法国已在1789年废除了卖官制度,但是在欧洲的教育制度中仍旧保留了大量捐纳的痕迹。以高校为例,欧美大学以私立为主,政府一般不会拨款扶持这些私立高校,所以欧美的学校往往要依靠外界捐款来维持教学和研究,尤其依赖富商的大笔捐款。

但是富商凭什么白白给你捐钱?肯定不能让人家白捐钱。当富商的捐款达到一定数额,学校会让他们的子女直接进入学校学习,相当于花钱买入学名额。而普通人只能和在考场上拼实力,这和大清朝几乎一模一样。

历史文化_清朝的“捐官制度”被后世诟病百年,看看西方学者是怎么评价这项制度的!  

欧美高校在毕业时鼓励学生给母校

标签: 文史百科 历史文化 文史知识 古代历史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