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乾隆时期之和珅
和珅是清朝时期最大的贪官,不仅自己贪,还串通党羽一起贪污,形成一个贪污集团。对于朝野贡品,和珅私吞十之八九。在和珅被抄家之后,嘉庆所敛财物足以充盈国库,可见和珅这些年来所贪得的财物多到数不胜数。
4.嘉庆时期之广兴
广兴是带头弹劾和珅的人,在和珅倒台之后没多久,一向以清廉刚正身份示人的广兴居然也走向了贪污之路,这让嘉庆颇为震惊。也许广兴的贪污之事是当时的时代趋势所造成的,整个朝廷都被“贪污”的雄雄烈火燃烧着,想要独善其身是很难的。
为何清朝贪污之风渐盛?
在康熙中后期的时候就已经出现了腐败之风,虽然康熙很讨厌腐败官员,但是康熙为人纯善,是有情有义之人,不如朱元璋般面对贪污之风雷厉风行。对待贪污腐败的几百号官员,康熙都没有将他们处死,而是撤了他们的职位。虽然这种举动有起到震慑作用,但是却没有彻底拔掉贪污之根。
乾隆在晚年时期,治国理政状态已然不复当年,在《嘉庆皇帝》这本书中,作者提及清王朝衰败原因,直将矛头指向了乾隆的好大喜功,以至于让后世子孙嘉庆、光绪等皇帝治理起衰败的朝政来力不从心。
到了嘉庆时期,贪污的现象已然变成了集团型的趋势了,一个官员贪污,就会牵扯出几百号官员,民间流传“办一案,牵一串”,可见“清贪”难度之大。所以如果要革除一个贪官,那么几百号官员也会随之而遭殃,如果真要治理、较真起来,整个社会将会动荡不安。即便嘉庆帝有心治理却也力量不足。嘉庆帝面对贪官的治理方式比较柔弱,没有威力:凡在任期间亏欠的官员,库收应得银数与实际库存数不符合者,所欠款项,分别年限追补交定;若限期内补清,准其开复官职,否则分别情况给予处分。这种处理方式并没有直戳贪官的痛处,想要以这种方式解决贪污问题只怕还得花费好久的功夫。嘉庆面对贪污之风越来越盛,心力交瘁,只好把这个担子丢给后代去处理。
试想想,几个朝代延续下来的贪污腐败之风,后代想彻底解决这个问题,谈何容易,甚至可以说成功的概率非常之低,而且清王朝没有完整的法律制度,总有人走法律漏洞。
历史上“门阀大族”是怎么兴起的?为什么能屹立百年不倒?
在漫长的中国历史上,曾经有两个字主宰了华夏大地数百年的风云变幻:门阀。门阀作为中国历史上曾经最为特殊的群体之一,自东汉开始兴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