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前,秦只是一个诸侯国的称呼,统一以后由诸侯国名变为全中国的王朝称呼。由于统治者姓嬴,又有嬴秦之称。
刘邦(影视剧照)
汉朝
统治时间:西汉(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12月)、东汉(公元25年—公元220年)
开国君主:汉高祖刘邦、汉光武帝刘秀
末代君主:汉献帝
首都:长安、洛阳
楚汉相争后,刘邦正式称帝,因曾被项羽封为汉王,便以“汉”为国号,后世人们称之为汉朝。
汉高祖刘邦建立西汉,定都长安,又称前汉; 后世史学家不承认新朝和玄汉合法性,所以一般将其合并到汉朝历史里。汉光武帝刘秀建立东汉,定都洛阳,又称后汉,史称东汉;西汉与东汉合称两汉,即为汉朝。后代的三国时期汉昭烈帝刘备建立蜀汉,自称季汉,又称西蜀。
曹操(影视剧照)
三国
魏
统治时间:213年5月 —266年2月4日
开国君主:魏文帝曹丕
末代君主:魏元帝曹奂
都城:洛阳
曹操受封魏公时,治所在东汉时期魏郡所在地的邺,因此汉献帝封他为“魏公”、“魏王”,因此国号为“魏”。延康元年(220年),曹丕逼迫汉献帝禅让,正式取代汉王朝,建立曹魏,定都洛阳,至咸熙二年(265年),司马炎篡魏,改国号为晋,曹魏灭亡。
蜀汉
统治时间:221年5月15日—263年
开国君主:蜀先主刘备
末代君主:蜀后主刘禅
首都:成都
刘备是中山王刘胜的后代,后来建立蜀汉政权,意为蜀汉政权的国号为“汉”,刘备自称是汉室的延续。
由于其所建立的政权以蜀地为根据地,所以多被称为“蜀”。以其地称其国,后人逐渐习惯了这个称呼,而又为了承认刘备建立的汉室政权,故称其为蜀汉。
孙权(影视剧照)
孙吴
统治时间:222年5月23日—280年5月1日
开国君主:吴大帝孙权
末代君主:吴末帝孙皓
都城:建业(今江苏南京)、武昌(今湖北鄂州)
“吴”作为地理概念本来是指现中国长江下游南岸一带地域的一个总称,封建时代常被用作爵位、国号的名称。
孙坚为汉末吴郡富春人,因军功积累一直做到长沙太守。孙坚死后,其子孙策向江东发展,公元196年,东汉朝廷封孙策为”吴侯”。孙策死后,其弟孙权接掌兵权。公元220年,曹魏建立,曹丕封孙权为“吴王”。公元229年5月23日,孙权称帝,就以“吴”为国号。
为区别于前12世纪至春秋战国之际存在的诸侯国吴国,以及五代时期杨行密建立的吴国,史学界一般在前面加上统治者的姓氏称之为孙吴。因其居于三国之东,而有东吴之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