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历史常识_垃圾分类太麻烦?古代有哪些垃圾分类的方法?

admin 308 0

为了处理垃圾问题,国家颁布了相应的法规,其严格程度不逊于先秦。

中国古代历史王朝的名称都是怎么来的?18个朝代的由来!

中国古代历史王朝的名称都是怎么来的?18个朝代的由来!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我们国家有两千多年的封建社

据《唐律疏议》记载,在街道上扔垃圾的人,会被处罚六十大板,倒水则不受惩罚。如果执法者纵容市民乱扔垃圾的行为,也会被一起处罚。

《唐律疏议》:“其穿垣出秽污者,杖六十;出水者,勿论。主司不禁,与同罪。”

唐朝时还出现了以回收垃圾、处理粪便为职业的人,还有人因此走向发家致富之路,成为百万富翁。

《朝野佥载》:“长安富民罗会,以剔粪为业。”

《太平广记》:“河东人裴明礼,善于理业,收人间所弃物,积而鬻之,以此家产巨万。”

为了管理城市的环境卫生,宋朝设置了专门的机构:街道司。

街道司下有专职的环卫工人,其职责包括洒扫街道、疏导积水、整顿市容。

像开封、临安这样的大城市,每天早上都会有几百个环卫工人打扫街道,处理垃圾。

除此之外,据《梦梁录》的记述,城市居民每日产生的生活垃圾、粪溺,也有专人处理。

《梦梁录》:“人家甘泔浆,自有日掠者来讨去。杭城户口繁夥,街巷小民之家,多无坑厕,只用马桶,每日自有出粪人瀽去,谓之‘倾脚头。”

 

每逢春天,官府还会定期安排工人疏通沟渠,以免城市积水。

《梦梁录》:“遇新春,街道巷陌,官府差雇淘渠人沿门通渠;道路污泥,差雇船只搬载乡落空闲处。”

《清波杂志·凉衫》中提到一种“细车”,“细车”前让一些人拿着水罐子,旋洒路过车,以免尘埃飞扬。

《清波杂志·凉衫》:“旧见说汴都细车,前列数人持水罐子,旋洒路过车,以免埃蓬勃。”

这描述,是不是非常熟悉?

所谓“细车”,不就是半机械半人力的洒水车嘛。

“雨后则中皆粪壤,泥溅腰腹,久晴则风起尘扬,颠面不识。”这是明人笔记《万历野获编》对汴梁(今开封)的记载。

雨天时,全是粪便泥浆,还会溅到身上;晴天时,风一吹,灰尘全糊在脸上。这就是明朝的城市环境。

当然,为了改善环境,明人还是付出了很多努力的。

明朝时期的京城有先进的排水管道。

古代历史常识_垃圾分类太麻烦?古代有哪些垃圾分类的方法?  

城市和乡村垃圾处理形成了完备的产业链,以垃圾粪便为例,就有专人负责在城市回收垃圾粪便,再运到乡村出售,用于耕作。

除此之外,城市的垃圾会进行分类,各种生活垃圾都有专门的人回收。

清朝官府将唐律中的“其穿垣出秽污者,杖六十”,改成了笞四十。

不过其执行状况非常可疑,因为清朝的城市街道卫生状况似乎比明朝更为糟糕。

《燕京杂记》:“人家扫除之物,悉倾于门外,灶烬炉灰,瓷碎瓦屑,堆积如山,街道高于屋者至有丈余,人们则循级而下,如落坑谷。”

标签: 文史百科 历史文化 文史知识 古代历史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