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昭帝在辅政大臣霍光等人的辅佐下,延续了武帝后期与民休息的政策,创造了“百姓充实,四夷宾服”的局面,社会上的各种矛盾也得到了有效控制。不幸的是,汉昭帝在位仅仅13年,年仅21岁就去世了,而且还没有留下子嗣,于是霍光等人便迎立昌邑王刘贺(汉昭帝之侄)为新皇帝。无奈这位刘贺当上皇帝后“不得人心”,在位仅仅27天就被废掉了,所以也被称为“汉废帝”。
霍光等人经过商议,决定迎立流落民间的武帝曾孙刘病已(后改名刘询)为新皇帝,是为汉宣帝。汉宣帝在位期间,对内注重吏治,选贤任能,逐步清除了霍光势力;对外联合乌孙大破匈奴,正式将西域纳入大汉版图,终于完成了汉武帝多年的夙愿,所以这段时期又被称为“昭宣中兴”。
三省六部制中的六部分别是哪些?为什么工部总是低人一等?
说到古时候的政治制度,其中最让人称道的就是隋朝时期开创,然后在唐朝又得到完善的三省六部制。三省六部制是我国历史上一套非常使用
汉宣帝去世后,皇太子刘奭(shì)继位,是为汉元帝。鉴于之前西汉存在外戚干政比较严重,汉元帝天真地以为太监因为没有家室而不会“结党”,所以格外宠幸宦官,结果宦官们内结太监(“内党”)外结大臣(“外党”),也导致西汉一步步走向衰落。
这里值得一提的是,汉元帝在位时有两件事比较有影响力,一件是陈汤率军平灭北匈奴郅支,留下了“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的霸气豪言,另一件事便是“昭君出塞”。
汉元帝去世后,太子刘骜登基,是为汉成帝,其母便是大名鼎鼎的孝元皇后王政君。汉成帝在位期间耽于酒色,外戚王氏家族由此正式登上西汉的政治舞台,特别是赵飞燕、赵合德姐妹进宫后,汉成帝更加荒淫无道,年仅45岁便因纵欲过度而暴亡。
汉成帝无子,侄子刘欣继位为皇帝,是为汉哀帝。汉哀帝在位时一度排挤王氏外戚,不但重用母亲和祖母家的外戚丁氏和傅氏,还提拔自己的男宠董贤为大司马。据史书记载,汉哀帝和董贤同卧同坐,关系极为“亲密”,“断袖之癖”这个成语也由此而来。
如果汉哀帝能够活得更久一些,估计后面就没王莽什么事了,无奈他在位仅7年便因贪色纵情而亡,时年仅25岁,也没留下子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