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自建国始,身边就围着一群熊孩子,辽、西夏、吐蕃和后来居上的金、蒙古,个个都是马上民族。而宋朝既失去了燕云十六州,作为战略屏障,也没有了养马牧场,必须另辟蹊径开发“黑科技”,对抗蜂拥而至的骑兵,维持国祚,保境安民。
骑兵机动性高、冲击力强,是步兵的克星。只有在远距离消灭骑兵,才能确保自身安全。经过短时间培训的弓弩手,在一场战争中,用廉价的箭射倒长时间专业训练的骑兵,性价比是相当高的。“箭如雨下”不仅能远距离打击骑兵,还能从心理上瓦解对手的意志。
上图_ 北宋与周边的形势图
上图_ 南宋与周边的形势图
因此,宋朝的弓弩成为冷兵器时代的AK-47,达到以步制骑的目的。那宋朝哪些类型的弓弩在实战中对骑兵杀伤力较大?宋军又是如何培养弓弩手的呢?
神臂弓
熙宁初年,宦官张若水进献了神臂弓。神宗对此十分重视,亲临廷和殿观摩,“置铁甲七十步,俾卫士射,未有中者。若水自请射,连中彻札。”宋朝一步约有1.536米,70步相当于107米,神臂弓在这么远距离依然可以射透铁甲。要知道一般自卫手枪的射击距离只有50米。
这并不是神臂弓真正的实力。《宋史·兵志》中,神臂弓“弓之身三尺有二寸,弦长二尺有五寸,箭木羽长数寸,射三百四十余步,入榆木半笴。”在522米外,射进榆树半支箭,只有步枪才能有这么大的威力。南宋时期,神臂弓金朝名将完颜宗弼对神臂弓印象深刻,他在《遗行府四帅书》中,认为“吾昔南征,目见宋用军器,大妙者不过神臂弓,次者重斧,外无所畏,今付样造之。”
上图_ 神臂弓,又称神臂弩,北宋神宗时发明
上图_ 神臂弓
神臂弓的出色表现,成为宋朝的御敌神器。在战场上,“宋军拒金,多倚此为利器。军法不得遗失一具,或败不能携,则宁碎之,防敌得其机轮仿制也”,有了这项军规,如今很难见到神臂弓的实物了。为了保护这种独门绝技,宋朝规定个人不能私造、私学神臂弓,士兵使用神臂弓时,因操作不当造成神臂弓损坏,将予以重罚。由于秘而不宣的制作工艺,导致神臂弓逐渐失传,成为一个不解之谜。
克敌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