蔺相如也假戏真做,拖延时间,指出和氏璧这样的重宝,应该斋戒五日后再郑重奉上,散朝后派人怀揣和氏璧,走小路回到赵国,史称完璧归赵。
护送军队方面,廉颇尽选军中精锐五万,在中牟驻扎,以备不测,这五万人个个百里挑一,身手敏捷。
为什么廉颇不护送赵惠文王到渑池呢?

图-秦赵渑池之会
这里存在两个现实的问题,一是大军跨越魏、韩两国,兵力调遣和粮草运送极为不便。二是若出动大军抵达韩国境内,显得没有会盟的诚意,因此惹恼秦昭襄王,使赵国东西两面受敌,那就得不偿失。
赵惠文王这边,有禁卫军精锐五千,由前一年攻克齐国麦丘而威名大振的将军赵奢统领,浩浩荡荡向秦国进发。
为了以防万一,赵惠文王与廉颇、赵奢、蔺相如商议,临行前先立一位太子,以备不测。赵惠文王与赵威后非常恩爱,生了三个儿子。赵惠文王遵从祖训,立嫡长子赵丹为太子。
渑池,本是一座小城,因为这秦赵之间的会盟,一下子热闹起来。
盟会之上,一群能歌善舞的美女长袖飞舞,盟会就此开始。大国会盟,不会一上来就谈正事,先要预热,要喝酒,要暖身,要活跃气氛。
饮至半酣,秦昭襄王仗着酒气上脑,请赵惠文王鼓瑟一曲。
一曲完毕,秦昭襄王连连称“善”,得意忘形。秦国史官立即在竹简上写道:“某年某月某日,秦王与赵王会于渑池,令赵王鼓瑟。”
赵惠文王怒气填胸,蔺相如上前请奏秦昭襄王奏盆缻一曲。
秦昭襄王之所以要举行渑池之会,目的是与赵国结盟,因为秦国此时准备全力进攻楚国,秦昭襄王可不想赵国这样的豪强在背后捅上一刀。
因此秦昭襄王竟然答应击缻,而且毫不食言,立即击缻一曲。
蔺相如临时招来赵国史官,令其写道:“某年某月某日,秦王为赵王击缻。”

渑池之会,蔺相如让赵王大长面子。赵惠文王感慨道:“寡人得蔺相如,身安于泰山,国重于九鼎。此番结盟,相如功最大,群臣莫及。”
赵惠文王拜蔺相如为右上卿,位置还在廉颇的左上卿之上,这让勇将廉颇忿忿不平。
清朝时期中国早已落后西方,“康乾盛世”还能被称为盛世吗?
清朝时期中国早已落后西方,“康乾盛世”还能被称为盛世吗?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在中国古代,存在着许多盛世,如西周有成康之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