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知识_“弘农杨氏”是什么来历?“弘农杨氏”的兴衰史!

admin 297 0
文史知识_“弘农杨氏”是什么来历?“弘农杨氏”的兴衰史!

杨震最初在地方任职数年,进入朝廷以后,得到快速升迁,最后做到了司徒、太尉,位极人臣。而更难能可贵的是,杨震有着极高的个人道德操守。

当时,有不少人向杨震暗中行贿,而他却坚持分文不受,并说出了“天知、神知、我知、子知”8个字,来告诫他们莫要贪赃枉法。

除了这句千古名言,《后汉书·杨震列传》中还记载了这样一个小故事:

“(杨震)子孙常蔬食步行,故旧长者或欲令为开产业,震不肯,曰:'使后世称为清白吏子孙,以此遗之,不亦厚乎!'”

杨震的子孙吃不起肉、骑不起马,有人劝杨震为子孙经营产业,而他却不肯,坚持以“清白”自处。因此,杨震的家族也获得了“清白门第,四知家风”的美誉。

文史知识_“弘农杨氏”是什么来历?“弘农杨氏”的兴衰史!

当然,杨震为人正直,不愿与得势的宦官们同流合污,所以最后被他们排挤出朝堂,遣归弘农。

清代的官服是怎么分阶级的?不同品级的官服有什么区别?

人们通常骂那些道德败坏又装君子的人为“衣冠禽兽”,颇具贬义。其实这“衣冠禽兽”来源于古代,特别是清代官员官服的品阶。古人讲究

70多岁的杨震,最终选择用“饮鸩而卒”的方式,做了最后一次抗争。

杨震临死前,要求“以杂木为棺,布单被裁足盖形,勿归家次,勿设祭词”(《后汉书·杨震列传》),再一次展现了自己的高风亮节。

三、“弘农杨氏”的鼎盛—“四世四公”

杨震去世一年以后,汉安帝病死,汉顺帝即位。朝堂上风云突变,开始对杨震清廉正直的一生大加赞赏,他的两个儿子皆入朝为官。

而杨震为官多年,门生故吏遍布天下,这也为“弘农杨氏”的兴旺打下了坚实基础。

文史知识_“弘农杨氏”是什么来历?“弘农杨氏”的兴衰史!

杨震有5子,其中有名可查的是3位,分别为杨牧、杨秉、杨奉。其中,成就最大的是杨秉这一支。

杨秉历任州刺史、左中郎将、尚书等职,汉桓帝延熹五年官至太尉;其子杨赐,官至太尉,后任司空;杨赐之子杨彪,官至太尉、太常。

东汉时期,以“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是至高无上的荣耀。东汉末年,袁绍所属的袁氏家族,就以“四世三公”而名扬海内。

但袁家对比杨家,还是要差了一点。从杨震到杨彪,杨家四代人有四人位至“三公”,而且都是“三公”之中最高的太尉,因此是名副其实的“四世四公”。

所以,《后汉书·杨震传》中说:“自震至彪,四世太尉,德业相继,与袁氏俱为东京名族云。”

四、“弘农杨氏”的复兴——“十一宰相”

东汉中后期,以杨震为首的四代人,让弘农杨氏成为世家大族。

但是,因为他们为官清廉、忠于汉室,不可能像袁绍、袁术兄弟一样,割据一方,称王称霸。

标签: 文史百科 历史文化 文史知识 古代历史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