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到了贞观四年有了“三品以上服紫,五品以上服绯,六品七品以绿,八品九品服青。妇人从夫色。”不仅明确了官员服装的颜色,也要求官员夫人的衣着色彩得和丈夫一致。

到这儿,檀棋所说的“绿袍红袍紫袍”也有了相应的官阶对照,绿袍对应的是六品七品官员,红袍对应五品以上官员,紫袍对应三品以上官员。
随着官阶的上升,唐代的官服的终极颜色——紫色,也渐渐成为官运亨通的隐喻,“大红大紫”“红得发紫”等一类词也应运而生。
▌以纹饰衣
唐代,除了对衣服颜色的使用有所规定外,关于袍衫上的纹样也有一定要求,纹样通常采用“暗花”,就是采用与衣服颜色相近的线料织成出图案。



武则天时期,开始在官员常服上绣动物图案来体现官职,袍衫也在“暗花”之外多了许多新颖的纹样装饰之法,常见的动物纹样有鸾衔长绶、鹤衔瑞草、雁衔威仪、俊鹘衔花、地黄交枝及双距十花绫等。
这种以禽鸟形象作服饰纹样的方法,在明清时期的“补子”(缝在官员朝服前胸和后背上的一块织物)上也有所承袭,不同之处是明清时候明确了文官绣禽类,武官绣兽类的规范。
商鞅变法是早有预谋的!商鞅变法的目的是什么?
商鞅变法是早有预谋的!商鞅变法的目的是什么?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两千多年以来,历朝历代的改革,都绕不过对商鞅变法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