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_有勇有谋的良将垣崇祖

admin 310 0

       我们听过的名将很多,大多是通过演义类小说,戏曲,以及故事性图书获取的,实际上,历史上,也有很多良将没有演义类小说,没有故事,于是我们知道的就很少。

      南朝宋,南朝齐是历史上命不长久的朝代,南朝宋一共60年,南朝齐才20年;这个时代,实际上南北战争以及内部平叛战争非常多,由于朝代更迭非常快,而且有很多并不是正义的战争,也不是开国战争,所以,留给后人的故事性创作机会就比较少了。

      南朝宋年代,还是有一些名将的,例如,北府军的刘牢之,刘裕。以及刘宋王朝王镇恶,檀道济,沈庆之,薛安都等。

     本文讲解一下垣崇祖,历史上几件有勇有谋的史实记载的历史真实情况。


一.简略

    垣崇祖一直出生于将官世家,从十六国(十九国)时代,先祖就做官。垣崇祖十四岁时,就很有才能和谋略了,他的伯父豫州刺史垣护之对宗族人说:“这孩子必将使我们门户大发光彩,你们都赶不上他”。后来和萧道成相识,垣崇祖非常骄傲自信,和萧道成谈论自比韩信和白起;萧道成慧眼识人,后面成为了萧道成的得力助手。


二.朐山退敌

     朐山退敌,是垣崇祖指挥的一场谋略晓战争,而此战则充分说明了垣崇祖的谋略。

    垣崇祖一开始追随薛安都,后来薛安都叛逃北魏,垣崇祖也跟随到北魏;但垣崇祖心系南朝;后来,自行跑到朐山,并且上书刘宋王朝;刘宋于是同意淇驻扎朐山,并封为朐山戍主。

      朐山靠近海边,形势孤险,人心未安。垣崇祖便经常在水边浮以舟舸,如遇紧急情况便可以乘船入海。军中有人叛逃,把情况都报告给魏军。北魏成固公听闻叛者所说的情况,便派步骑二万袭击垣崇祖,兵驻洛要,离朐山城仅二十里。垣崇祖当时送客人还没回来,城中惊恐,都下到船上准备入海去。垣崇祖回来,对心腹说:“贼方刚才来,本不是要大举进攻,只是要证实一下叛者所说的情况,很容易诓骗,现在如果有百余人回来,事情就好办了。但人心一害怕,便不能集中。你们赶紧到离此二里外处大叫而来,高喊‘艾塘义人已攻破魏军,正等着戍军速往,共同驱逐敌人’。”船中人听了果然大喜,又争相上岸,垣崇祖带领他们入据城上,把老弱之人都送到岛上。又令人持着两个火炬登上山头,擂鼓呼叫。魏军参骑以为垣崇祖军备甚盛,于是退去。


三.深入敌境七百里

     后来魏军要侵略淮南,宋明帝便向垣崇祖问计,垣崇祖启禀说:“最好是轻兵深入,打他个出其不意,这样进可以建立奇勋,退可以让他们死了这条心。”宋明帝同意。垣崇祖带领数百人深入敌境七百里,占据南城,巩固蒙山,号召郡县。北魏大军前来攻打,垣崇祖的别将梁湛的母亲被魏军所扣,魏军把梁母绑了来,要梁湛对部下说:“大军已去,我们还留在这有什么用!”于是人心动摇,一下子都逃散了。垣崇祖对左右说:“今天我们要是全退了,必定被都被俘。”于是垣崇祖殿后抵御魏军,把追兵打得大败而回。


四.南齐时寿春之战

       萧道成取得南朝宋政权,建立南齐政权后,分析到北魏会趁此朝政刚建立时,发动统一南方战争。于是萧道成命令垣崇祖镇守寿春。

       萧道成对垣崇祖说:“我刚刚接受政权,辫子蛮(北魏帝国)一定借口送刘昶回来,侵略边境。寿阳(安徽省寿县)是辫子蛮南下的要道,除了你,没有第二人能够克制他们。”于是调垣崇镇守寿春。


历史人物_有勇有谋的良将垣崇祖

480年次年二月,拓跋嘉跟丹阳王刘昶联合攻击寿阳(安徽省寿县)。会战将要开始,刘昶向全体将士叩拜,泪流满面,说:“但愿大家同心合力,雪耻报仇。”

        北魏步骑兵混合兵团对外宣称二十万人。垣崇祖召集文武官员,会商对策,垣崇祖打算加强外城防御工事,用堤坝堵截淝水(东淝河,淮河支流,流经寿阳城东北),全力固守。大家都说:“从前,拓跋焘南下入侵,刘铄的军队十分完整,人数也比我们今天多出数倍,仍认为加上外城范围太大,难以防守,因而退到内城。并且,自从有淝水(东淝河)以来,从没有人筑过堤坝,恐怕除了劳民伤财外,没有其他益处。”垣崇祖说:“我们如果放弃外城,蛮虏(北魏帝国军)一定占领,外筑高楼,内筑长墙,把我们团团围住,我们只好坐在内城,等候被生擒活捉。严守外城和兴筑水坝,是我不接受任何建议的决策。”于是,在寿阳西北筑坝堵截淝水,而在坝北另筑一个小城,周围挖掘很深的护城河,派数千人防守,垣崇祖说:“蛮虏(北魏帝国军)看见是个小城,认为一次攻击,就可夺取,一定倾全力攻城,同时企图破坏水坝,而我放水冲击,他们将全部变成漂流的尸体。”

       北魏军果然像蚂蚁一样攻击小城,垣崇祖头带白纱小帽,乘坐轻便小轿,登上城楼。下午三时左右,垣崇祖下令决坝,储水排山倒海而下,北魏所有的攻城军队,都被水冲进护城河中,人马淹死数千。


历史人物_有勇有谋的良将垣崇祖

再过一年481年垣崇祖唯恐北魏对淮河北岸发动再一次攻击,于是把下蔡(安徽省凤台县)基地驻军调到淮东(安徽省寿县以东)。不久,北魏军果然攻击下蔡,发现下蔡已没有守军,准备拆除城墙。

     二月十九日,垣崇祖率军渡淮河反攻,大破北魏军。


五.死于政治猜疑

     垣崇祖,不爱拍太子萧赜的马屁。正巧,垣崇祖击退北魏帝国南侵大军,萧道成命垣崇祖回京(首都建康),跟他秘密商讨军国大计。

     萧赜大起疑心,特别采取低姿态,用尊敬的礼节设宴款待垣崇祖,对他说:“外面有很多闲话,我已经完全了解,自今以后,把我的荣华富贵,托付给你!”垣崇祖叩拜,并表示歉意。

      不巧,萧道成忽然派荀伯玉通知垣崇祖:边界发生紧急情况。垣崇祖接到圣旨,深夜匆匆出发,来不及到东宫(太子宫)辞行。萧赜认为垣崇祖并没有真心接受和解,对他更是痛恨。

      萧道成临死前,用手指着荀伯玉,吩咐太子萧赜照顾他。萧赜登基后,垣崇祖升迁到五兵尚书,荀伯玉也升迁。荀伯玉心里深感恐惧,而萧赜认为,荀伯玉跟垣崇祖友谊至深,恐怕发生变化,所以对二人特别厚待,用心安抚。

      481年四月九日,萧赜突然下诏,指控垣崇祖招募长江北岸亡命之徒,准备联合荀伯玉叛变。逮捕二人,斩首(垣崇祖年四十四岁,荀伯玉年五十岁。)


      从历史记载的几个战争来看,垣崇祖算是有勇有谋,可是运气不好,也在于政治能力不是很高,并没有及时洞察未来的权利中心,进而也没有进行对应的运作;最终招来不白之冤,遗恨九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