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去病这位汉代名将,大家应该不会陌生。作为中国古代最为强盛的一个王朝,汉朝可以说是人才辈出,特别是在汉武帝时期,出现了两个熠熠生辉的将星,那就是霍去病与卫青。这两个人,在汉武帝反击匈奴的战争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为大汉疆域的确立做出了开创之功。对汉武帝来说,这两个不可多得的人才,实在是他的福将,没有这二人,他的文治武功恐怕要大打折扣。
但是,中国古代的政治规律中最忌讳的就是功高震主,臣子功劳太大,天子无物可赏,唯有赐死而已。这种残酷的政治斗争,在汉武帝身上也有体现。尽管他没有做得太过分,但却在卫青身上应验了,比如,在漠北之战中,卫青击溃了匈奴在漠南的主力,使之逐渐向西北迁徙,十几年内再无南下之力。
在解除匈奴的威胁后,卫青被封为大司马,尽管职位荣耀,实际上不过是要夺其军权。可见,卫青也受到了汉武帝的猜忌。但是,同样身为大将军的霍去病为何能一直受宠,不断被汉武帝委以重任呢?这其实是霍去病为官之道的奥妙所在。不信你就看看,霍去病是怎么当官的。
据《资治通鉴》记载,有一次霍去病在外作战,汉武帝为了给他鼓舞士气,便给他的部队拉了满满的一车酒肉。但让人奇怪的是,霍去病在谢恩之后,带着这一车美食就出发了,在行军途中,有士兵提出吃了这些食物,但遭到霍去病的拒绝。之后不断有人提议要吃,却无一例外地被拒绝了。等到仗打完了,班师回朝。士兵才发现那车美食都已经放臭了。
很多人对此疑惑不解,认为这是霍去病故意虐待士兵的表现,有好酒好肉,宁愿放坏也不给士兵吃,而士兵在前线拼死作战,连顿好饭都吃不上,这可不是虐待么。其实这件事情背后另有玄机。而霍去病的自保之术也由此体现。
为什么呢?请各位想想,在古代,国家是皇帝的国家,军队也自然是皇帝的军队。宋代有兵将分离之说,就是把士兵与将军分开管理,不让二者有过多的接触,这就是怕武将居功自傲,拥兵自重。而汉武帝也有这种想法,当然霍去病也了解这个道理,如果他给了士兵太多的好处,虽然说会受到士兵更多的爱戴,但却会加重皇帝的疑心。这就得不偿失了。所以霍去病这么做,便是他聪明的地方。而后世就有很多人效仿他的做法,如司马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