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的文武大臣为什么会反对明神宗的废长立幼?

admin 231 0

冯胜:明朝开国六公爵之一,最后却因猜忌被杀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历史观测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冯胜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历史观测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万历皇帝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

在家天下统治中,如果皇帝没有嫡长子,只有庶子,选哪一个儿子为继承人,也成为朝廷当时的头等大事,不仅是皇帝家事,更是国家大事。

明神宗朱诩钧时期,皇后王氏无子。神宗曾临幸李太后宫中宫女王氏,王氏怀上龙种,后来王氏进封恭妃,万历十年(1582年)八月,王恭妃生下皇长子朱常洛。神宗最宠爱的妃子是郑贵妃,十四年(1586年)正月,郑贵妃生下皇三子朱常询。神宗加封郑贵妃为皇贵妃,地位仅次于皇后,据说,神宗和郑贵妃约定,立朱常询为太子。“神庙时,光宗生,其母无宠。己而福王生,其母郑氏也。上璧之甚,尝于玄帝神前盟曰:‘有子则为后于天下。’书其盟于约,中分之,上藏其半,郑藏其半,犹流俗之所谓合同者。”这时,朱常洛己五岁,按嫡长子继承制,他应被册封太子,生母王恭妃应该进封皇贵妃。“惟帝王子,居嫡长者,必正诸位”,意思是,太子应该是皇后的第一个儿子,即嫡长子;若皇后无子,应是庶出的第一个儿子。

明朝的文武大臣为什么会反对明神宗的废长立幼?  

朱常洛未封太子,而郑贵妃却极受宠爱,群臣担心神宗会“废长立爱”,进而引起皇室内部争夺,危及朝廷安稳,影响整个统治政权的存亡,纷纷上疏要求封朱常洛为太子,或册封王恭妃,如吏部员外郎沈憬,刑部主事孙如法等,都因上疏获罪了。太子的确定过程一方面激发起大臣们纷纷表达意见,以示自己的权利所在,另一方面,皇权借此打击、排斥异己。

神宗又借口朱常洛是宫女的儿子,不愿封他为太子,遭到李太后的反对,因为李太后在生下神宗前,曾是裕王(后来的穆宗)府中的侍女。“帝入侍,太后问故。帝曰:‘彼都人子也。’太后大怒曰:‘尔亦都人子!’帝惶恐,伏地不敢起。盖内廷呼宫人曰‘都人’,太后亦由宫人进,故云。”这表明在皇宫内部,有关立储一事矛盾也很尖锐。

万历二十年(1592年)正月,朱常洛己经到了要受教育的年纪,但太子出阁讲学的礼仪与其他皇子不同,皇长子必然不能采用庶皇子出阁讲学的礼仪。这又是群臣请求神宗立太子的一种新方式。

北魏还没被平定,宋文帝为什么要杀了战功赫赫的檀道济?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历史观测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宋文帝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

二十一年(1593年)正月,首辅王锡爵请立太子。神宗以祖训为借口,提出三王并封。但如果三王并封事成,朱常洛就失去了皇长子的身份优势,并且成年后就要去自己的封地就国,再想被立为太子就难了。朝中一片哗然,反对三王并封,但都遭到神宗处罚,同时也收回了三王并封的命令。

标签: 历史故事 历史解密 历史知识 古代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