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魏和吴国为何不趁刘备尚未发展起来扼杀呢?
刘备夺取益州花了3年之久,为何曹操和孙权都没有阻止?今天知历史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曹操阻止了,而且是武力阻止,但由于当时曹魏军事集团后院起火,自顾不暇,尽管文韬武略的阿瞒有计划地采取了一系列的军事行动,花了九牛二虎之力,但是最终错失了良
建文帝有60万大军和举国财力,为何会败给朱棣?今天历史观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明太祖朱元璋有26个儿子,他最喜欢、最器重的是大儿子朱标,将其立为皇太子,没想到朱标得病早逝,朱元璋就把朱标的长子朱允炆立为皇太孙,成为大明朝皇位继承人。据说在朱标生病的两年时间里,朱允炆在父亲床前昼夜守候,不肯离开一步,让祖父朱元璋十分感动。 1398年,执政31年的明太祖朱元璋病逝,皇太孙朱允炆继位,史称建文帝。

朱允炆
朱允炆和他父亲朱标一样,都是温文尔雅的谦谦君子,跟老谋深算、心狠手辣的祖父朱元璋截然不同。 他上台后推行仁政,废除朱元璋时期的一些严刑峻法,重用文官,降低江南地区土地税赋,减少僧人、道士占有土地的数量,把多余土地分给穷苦百姓,促进了农业生产,百姓安居乐业,史称“建文新政”。
历史上3万蒙古骑兵大败,这是成吉思汗的哪场战争?
成吉思汗的故事大家了解吗?今天知历史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1190年,经过数年的征战,铁木真领导的乞颜部落势力越来越大,他手下的蒙古骑兵在无数次的厮杀中也变得愈发强大。只是此时的蒙古高原,还远远没有统一。在乞颜部之外,还有塔塔尔部,克烈部
影视剧中的朱允炆
但看似祥和的气氛中,却蕴藏着一个巨大的逆流漩涡,威胁着儒雅之君朱允炆的统治。 朱元璋在位时,严重不信任武将,能杀的全杀了,但边境和要冲之地总得有可靠之人看护吧,所以朱元璋就把儿子们一个个封王封藩,派到各处驻守,虽不直接管理封地的官吏百姓,但却拥有自己的军队,形成了一些地方势力集团。朱元璋在位时,他们不敢动,可朱元璋一死,他们都蠢蠢欲动,想谋取更大的利益。

朱棣
朱允炆和三位亲信大臣黄子澄、齐泰、方孝孺一商量,觉得不能任由藩王们自我膨胀,必须果断“削藩”,以免后患。这君臣四人都是饱读儒家诗书的正人君子和理想主义者,没有经历过政治斗争、军事斗争的实践磨炼,缺乏办实务的经验,在“削藩”操作上犯了方向性错误。 他们是先从“软柿子”开始“削”的,一年之内把周王朱橚、代王朱桂、湘王朱柏、齐王朱榑、岷王朱楩一股脑收拾了,剥夺封地,废黜王爵,唯独没动实力最强的燕王朱棣。
白起大败赵国军队之后为何将100多战俘放走,其实是早有考虑
提起武安君白起,很多人都会想到“屠夫”二字,白起善用兵,在他担任秦国将领30多年当中,攻陷城池70余座,歼灭近百万的敌军,他在秦昭王时征战六国,为秦国统一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最声名赫赫的就是长平之战,秦昭襄王四十七年(前261年)秦国王龁攻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