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皮之战是汉末205年的一场战役。此战宣告了袁绍死后争夺其继承权的儿子之一袁谭被父子俩共同的敌人、位列三公的曹操所灭。曹操已经重创了袁绍的另一子袁尚,他在南皮的胜利使他对华北平原的控制再无人能撼动,袁氏余部则在追击下北逃。下面历史观测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200年,有权势的北方军阀袁绍在官渡之战中决定性地为曹操所败。他在2年后去世,将广大的冀、青、并、幽四州之地留给了三子一甥:袁谭、袁熙、袁尚、高干。虽然长子袁谭被认为应该继承父业,但幼子袁尚的支持者伪造遗命宣布袁尚为继承人。袁谭怀恨,在与袁尚联手击退曹操后于203年反叛袁尚。
袁谭想夺取袁氏大本营邺城,但袁尚击败围城军队并将他们驱赶至六百里外的渤海郡郡治南皮。南皮在青州北面,而袁谭在父亲生前为青州刺史。他在那里与老部下王修、管统等会合,但也有一些人在刘询带领下起事背叛他。故袁谭在南皮立足不稳。
202年秋,曹操对南方的袁绍盟友刘表开战,这也是其让袁氏兄弟自行内耗的战略的一部分。趁曹操军不在,袁尚进军南皮,败袁谭。袁谭南奔青州平原。青州虽是袁谭的旧辖区,却正被曹操部将臧霸蚕食。当袁尚围攻平原时,袁谭不能期望多少来自青州的援助。
赤壁之战是怎么发生的?赤壁之战让曹操损失了多少大军?
赤壁之战是指东汉末年孙权、刘备联军于建安十三年(208年)在长江赤壁(今湖北省赤壁市西北)一带大破曹操大军的战役。这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著名战役之一,是三国时期“三大战役”中最为著名的一场,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在长江流域进行的大规模江河作战。下面历史观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
袁谭的主要谋士郭图总结了情境并提出了一个看似不可行的联盟建议:“现在将军地盘小,兵力少,粮食短缺,势力薄弱,袁尚来攻,时间长了就敌不住了。我以为可以让曹操来攻打袁尚。曹操到了,肯定先攻打邺城,袁尚回师相救。将军引兵西进,邺城以北都可占有。如果袁尚兵败,士兵奔逃,又可以收来拒敌曹操。
曹操远道而来,粮饷不继,肯定顾自逃走。那时,赵国以北都是我们的了,也足以和曹操对峙。如果不这么办,就不好办了。”郭图的建议与王修、刘表要求和解的意见相左,尽管袁谭起初不情愿,但很快还是派辛毗去和父亲的仇人曹操谈判。
当辛毗到达曹操为战刘表而设在西平的营寨后,曹操向谋士们咨询如何应对眼下局势。荀彧认为刘表缺乏野心,不足为虑,眼下正是在袁氏兄弟重新联手之前夺取袁氏基业的良机。曹操答应结盟,但怀疑袁谭的诚意。这时辛毗表露了真实想法,告诉曹操,只要袁氏兄弟仍在内讧,就无须顾忌袁谭,因为曹操可以轻易将他们分别击破。